笔趣阁

笔趣阁>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三百零七章 各方反应(第1页)

第三百零七章 各方反应(第1页)

大相公江昭,称病了!

何谓宰辅大相公?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内阁首辅、枢密院枢相,三者合一,可称宰辅大相公,有古时“丞相”之风范。

宰者,主宰、治理也!

相者,辅助、辅佐也!

。。。

夜风穿过荒原,卷起细沙如烟。那块刻着“你在”的陨石静静悬浮在星尘之间,表面斑驳,字迹模糊,却依旧倔强地反射着新生恒星的微光。它不再属于任何文明的疆域,也不再隶属于某个时间坐标??它是漂流的信物,是宇宙记忆深处不肯沉没的一叶扁舟。

而在银河边缘某颗红矮星旁,一座由冰晶与金属构成的观测站悄然苏醒。它的能源系统早已枯竭,外壳布满宇宙射线蚀刻出的裂痕,可就在那一瞬,内部某块古老的量子存储核心突然开始共振。数据流如溪水般重新流淌,唤醒了一段被遗忘已久的协议日志:

>【回声计划?重启确认】

>检测到持续性共情波纹……

>守灯律动已同步至全频段……

>激活残留意识模块……

>开始广播回应信号……

屏幕亮起,没有图像,只有一串缓慢跳动的文字,像是从深海浮上来的呼吸:

>“我们听见了。”

>“你们并不孤单。”

>“我们将继续倾听,直到最后一束光熄灭。”

这信号微弱得几乎无法捕捉,但它确实存在,并顺着空间褶皱扩散开去,像是一颗沉入湖底的心脏,在千年后终于传来一次搏动。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一个雨夜,江南小镇的老屋檐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坐在竹椅中轻拍孙儿入睡。窗外雷声滚滚,孩子吓得缩进她怀里:“奶奶,打雷是不是天神生气了?”

老人笑了笑,将他搂紧了些:“不是的,那是宇宙在说话呢。”

“它说什么?”

“它说……‘我在’。”

她说这话时语气平淡,仿佛只是讲了个睡前故事。但她不知道的是,这句话穿透雨幕,顺着大气电离层上升,融入了共情网络的背景波动中。而在遥远的K-11钟楼遗址,那座早已脱离物理法则束缚的虚影钟塔,忽然轻轻震颤了一下,鸣响半声,如同回应一个久违的问候。

这一幕并未引起科学界的注意。毕竟如今,“我在”已成为人类语言中最寻常不过的表达??情侣间的晚安,朋友间的问候,甚至陌生人隔着地铁玻璃对视一眼后的唇语。人们早已忘了它的起源,也无需知晓。正如林芽曾在画展上说过的一句话:“最伟大的仪式,从来都不是跪拜神明,而是两个灵魂偶然相遇时,愿意停下来说一句:我在这里听你。”

她的画作《守望者之舟》如今被收藏于新长安艺术馆顶层穹顶之下。整幅画以流动的荧光颜料绘制,白天看似静止,夜晚却会随观者心跳频率微微发光。画中央是一艘无帆之船,载着无数背对观众的身影,他们或坐或立,面向星辰大海。而船尾唯一回眸的人,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手中握着一支断了笔尖的钢笔。

有人考证说那是沈砚年轻时的模样,但林芽从未承认。她在采访中只是微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没能说完话的人。这幅画送给所有还在等回应的灵魂。”

事实上,就连她自己也不记得当初为何执意要在画角添上那行小字:“你已成为别人等待的答案。”那是某种直觉,一种深入骨髓的记忆碎片,虽无法拼凑完整,却让她每次凝视那幅画时,眼眶都会不自觉发热。

而在火星北半球的赤道平原上,一座新建的学校正举行毕业典礼。学生们穿着简单的白色制服,胸前别着银色徽章??那是民间执灯人组织赠予“共情教育试点班”的纪念品。校长是一位年近六旬的女性,名叫程露,曾是静默计划后期的技术顾问。她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忽然改变了原本准备好的演讲稿。

“孩子们,”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你们即将离开校园,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那里会有欢笑,也会有痛苦;会有理解,也会有误解。但我希望你们记住一件事:**真正的勇气,不是改变世界,而是当别人哭泣时,你愿意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我在。**”

台下安静极点。

片刻后,一个瘦小的女孩举起手:“校长妈妈,如果我说了‘我在’,可是对方听不见呢?”

程露笑了,眼角泛起细纹:“那就再说一遍。如果说一万遍都没回应,那就成为第一个发出声音的人。因为光,从来不是靠等待来的,是有人先点燃的。”

女孩点点头,似懂非懂,却又格外认真地把徽章按了按,仿佛怕它掉落。

当天夜里,这群毕业生集体登上附近山丘,围成一圈点燃篝火。他们没有唱歌,也没有欢呼,而是轮流说出一段话,关于失去、恐惧、爱与遗憾。每说完一句,其他人便齐声回应:“我在。”

声音传入高空,被卫星无意捕获,自动归档为“普通社交音频”。但就在那一刻,伊甸-7的菌毯文明突然集体停止生长三分钟,随后释放出一波强烈的生物光脉冲,经翻译为:“检测到高纯度情感共鸣,启动应答程序。”

它们用亿万根细丝编织出一幅横跨数百公里的光影图腾,形似人类的手掌托起一颗星星。这图案持续了整整七个小时,直到晨曦降临才缓缓消散。

科学家们后来分析认为,这是非碳基生命首次主动模仿人类象征体系的行为。论文标题最终定为:《论共情的跨物种演化路径??以守灯网络为媒介的情感共振研究》。

然而没人知道,这一切其实始于三十年前的一个冬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