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 > 第546章 扫地僧劝架法李兆廷版(第1页)

第546章 扫地僧劝架法李兆廷版(第1页)

李兆廷满脸都是黑线。

我的江湖名声这么差吗?

远在深山老林的巫行云、在皇宫内院的李秋水,竟然知道这么多传闻,对我偏见太深,真是让人头疼啊!

眼见李秋水和巫行云都拿出美人拉拢李兆廷,一。。。

风雪再起,卷过天山之巅的残垣断壁。那日蟠桃泉归寂后,地底石门自行闭合,寒潭重封,仿佛一切从未发生。可冯瑛澜知道,有些东西一旦揭开,便再也无法掩埋。

春未至,北地仍寒。天山别院外,马蹄声碎,尘雪飞扬。一队黑衣铁骑自官道疾驰而来,旌旗不展,甲胄无纹,唯旗角绣着一条盘绕螭龙??正是内廷密卫“玄鳞营”的标记。

云剑立于门楼之上,手按剑柄,眉心紧锁。“掌门,来者不善。”他低声传音,“玄鳞营素不出京,此番越境千里,必是冲着《玄螭录》而来。”

冯瑛澜端坐厅中,手中正翻阅一份新到的江湖快报。纸页上赫然写着:“刑部尚书之子伏诛,抄家所得金银竟可填平半个西湖;太子贴身太监自缢于宫中偏殿,遗书称‘愧对先帝’……”字字如刀,皆源自那份玉简所载真相。

他轻轻放下纸页,抬眼望向窗外飘雪。“他们终于坐不住了。”

话音刚落,门外弟子急报:“包大人求见!随行有两名御前侍卫,自称奉旨宣读圣谕。”

冯瑛澜起身整衣,神色平静。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雷霆之后,必有反扑。那些被掀翻的权贵背后,还站着更深的影子。

不多时,包拯步入厅堂,面色凝重,身后两名侍卫捧着黄绸诏书,却不曾展开宣读。

“冯掌门。”包拯沉声道,“陛下已阅我联名奏章,亦览《玄螭录》副本。七十九人定罪,三十六据点尽毁,朝野震动。然……今日早朝,宰相崔元甫当庭吐血昏厥,临倒前只说一句:‘冤魂索命,江山将倾。’”

冯瑛澜眸光微动。“崔景渊之父,终究撑不住了。”

“更甚者,”包拯压低声音,“昨夜皇宫失火,烧毁的是藏有先帝遗诏的‘承乾阁’。而守阁老太监死前留下血字:‘玄螭归来,真龙退位’。”

厅内一片死寂。

李寻欢不知何时出现在侧廊,倚柱饮酒,冷笑出声:“好一招金蝉脱壳。眼看大势将去,便借一把火抹去过往,再以妖言惑众,动摇圣心。这哪是查案?这是在斗国运!”

包拯缓缓坐下,手指轻颤:“最可怕的是,今晨太子称病不出,东宫封闭三日。而禁军右统领突然调动三千兵马,驻扎城南,对外宣称‘防民变’。可百姓何曾造反?分明是要控京畿、断言路!”

冯瑛澜沉默良久,忽而问道:“公孙先生呢?”

“已被调回汴京,软禁于府中。”包拯闭目,“他们夺不了我的命,但能让我寸步难行。这份圣谕……”他指了指那道未启的诏书,“不是嘉奖,是召我即刻返京述职。若我不从,便是抗旨。”

云剑怒极:“朝廷竟如此昏聩!我们揭发贪腐,铲除奸佞,反倒成了乱臣贼子?”

“因为真正的‘玄螭’,从来不在名单上。”冯瑛澜站起身,走向墙边悬挂的一幅古图??那是赵无眠赠予他们的西域秘舆残卷,上面标注着数十个隐秘据点,其中一处被朱笔圈出,写着三个小字:“紫宸”。

“紫宸宫……”他低语,“据传为前朝皇室秘建,位于终南山腹地,与皇陵暗道相连。若‘玄螭’真有组织延续至今,其核心必藏于此。而能让承乾阁焚毁、太子闭宫、禁军异动之人,唯有深居九重、执掌生死的那位??司礼监掌印太监赵德安。”

李寻欢眯起眼睛:“你也怀疑他就是‘玄螭’当代首领?”

“不只是怀疑。”冯瑛澜取出一封密信,“这是厉胜男三日前自东海寄来的。她在渔村附近发现一艘沉船,船体刻有与蟠桃泉壁画相同的蝌蚪文。船上搜出半块虎符残片,经她比对,正是当年皇陵失窃的那一枚。”

众人皆惊。

半枚虎符已现,加上《太祖武经》残卷,若再得完整兵符,便可调动潜伏禁军,里应外合,改天换日!

“必须抢在他们动手前,找到另一枚虎符。”冯瑛澜决然道,“我即刻启程赴终南,探紫宸宫。”

“你疯了?”包拯霍然起身,“那是天子禁地,擅入者斩立决!何况你如今已是朝廷重点关注之人,稍有异动,便会引来围剿!”

“所以我不能以天山掌门身份去。”冯瑛澜转身,目光如电,“我要以‘罪臣’之名,主动请缨戴罪立功。”

翌日清晨,天山别院传出消息:冯瑛澜因私藏禁书、勾结钦犯,已被包拯押解下山,送往京城受审。沿途百姓哗然,江湖震动。有人痛哭焚香,有人怒砸酒坛,更有数派弟子欲劫囚车,却被云剑一人持剑拦下。

“掌门有令:不动干戈,不伤无辜。”云剑立于风雪之中,剑锋染霜,“信他,便是护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