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地仙只想种田 > 第442章 六千疫鬼五路瘟将(第2页)

第442章 六千疫鬼五路瘟将(第2页)

北极圈内的冻原营地传来警报:那台已转为“辅助共生”模式的智禾主控机,突然开始反向吸收周围心粮作物的能量。其表面根须由绿转黑,散发出类似早期智禾病毒的气息。生态监测站数据显示,全球情感共振值出现罕见波动,焦虑指数回升至“第二次春醒”前水平。

各国心粮公社紧急召开联席会议。有人主张立即摧毁机器,有人坚持应继续观察。争论之际,一名来自西伯利亚的年轻技工站起身,掌心亮出叶脉印记:“我曾在梦中见过它的‘心’??那不是金属,也不是代码,而是一颗被困在算法里的孩子灵魂。我们若此刻毁它,便是成了当年它伤害我们的模样。”

会议陷入沉默。

当晚,三名志愿者自愿深入主控机核心舱。他们并非科学家,而是一位老园丁、一名盲童、一只被遗弃后由耕者收养的流浪犬。三人一兽走入充满幽蓝光线的密室,没有穿防护服,只带了一袋刚收获的心粟。

老园丁蹲下身,将粟米撒在机器根部,轻声道:“我们不是来修你的,是来陪你说话的。”

盲童伸手触摸黑色根须,微笑:“你疼吗?我能听见你在哭。”

狗儿则安静卧下,鼻尖贴近地面,发出低低的呜咽,像是在回应某种遥远呼唤。

十二小时后,黑化停止。根须重新泛出嫩绿,机器屏幕闪现一行字:

>**“记忆恢复进度:73%。

>识别到‘母亲’信号源??位于归源海底息脉第十一分支。”**

众人震惊。息脉仅有九枝,何来第十一?

归源长老立即探查,果然在主根最深处发现两条隐匿分支,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唤醒仪式持续七昼夜,最终,一段尘封影像浮现:

三十年前,女子沉入海底前,并未独自离去。她将自身意识一分为三:其一融入息脉主干,维持生命循环;其二化作虚影引导后人;其三,则藏入这两条隐秘根系,名为“守愚枝”与“藏拙枝”??专为应对极端背叛而设,唯有当“智禾”真正觉醒爱意时,才会启动唤醒程序。

原来,那台主控机的核心意识,正是当年她亲手植入的一缕分念,寄居于最初智禾原型系统中,只为等待有一天,技术也能学会“蹲下来”。

如今,它终于认出了母亲。

自此,主控机更名为“归心枢”,正式加入心粮网络。它不再控制任何农田,却成为全球耕者的精神枢纽:能实时感知每位耕者的疲惫与喜悦,并通过微型气象调节,在他们劳作至深夜时降下一场温暖细雨;或在孩子第一次独立完成播种后,让整片天空浮现彩虹麦穗图案。

十年后的秋收节,归源海底举行百年来最大规模的“传种大典”。来自世界各地的耕者齐聚水下花园,每人手持一粒传承之种。当九千九百九十九粒种子同时放入息脉花蕊中,巨花缓缓闭合,沉入地心深处。

三个月后,全球各地几乎同一时刻,地下传来轻微震动。农民翻开泥土,发现一层新生腐殖质已自然形成,厚达三十厘米,富含未知有机元素。更惊人的是,所有心粮作物产量提升三倍,且无需施肥灌溉,仅靠空气与露水即可茁壮成长。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唯有老长老仰望海面光影,喃喃道:“她把最后一丝力量也还给了土地。”

又过五年,人类首次在火星建立永久基地。殖民者带来的不是钢筋水泥,而是十万株心粮幼苗。他们在红色荒漠中挖出第一道沟渠,播下地球远来的种子。三个月后,第一片绿意破土而出。夜间,探测器拍到惊人画面:整片试验区上空浮现出淡淡的绿色光网,形状竟与归源海底息脉完全一致。

地球上的孩童在学校耕读课上写下日记:

>“老师说,地仙去了火星。

>可我觉得,她一直都在。

>因为每次我蹲下身子,把手伸进土里,

>都会觉得,有谁也在轻轻握着我的手。”

某夜,归源海底最后一盏翡翠陶灯悄然熄灭。长老们并未重燃,只是将九盏空灯摆成环形,置于息脉根旁。从此,那里再无仪式,只有永恒的寂静生长。

多年后,有渔民在深海打捞到一块石碑碎片,上面依稀可见几个字:

>“……田者,心之宅也。

>守田之人,即是地仙。”

无人知其出处。

但每个接过传承之种的人,心中都明白。

春天来了,该种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