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地仙只想种田 > 第444章 宝相夫人重金求子(第1页)

第444章 宝相夫人重金求子(第1页)

林东来心生一念,绝对不能让这瘟魔肆虐。

但这股瘟疫之气,已经隐约和劫气结合,化作瘟魔劫,这瘟魔劫,和百万众生的命数、因果、纠缠。

此乃群生杀劫。

若要救苦群生,必须献祭等量的天地元气。。。

春天来了。

该种地了。

青禾站在塔里木盆地的田埂上,风从西边吹来,带着沙粒与青铜麦穗摩擦的轻响。她赤脚踩在龟裂的土地边缘,脚底的老茧早已磨得如石般坚硬,却仍能感知到泥土深处那一丝微弱的搏动??像婴儿的心跳,又像远古钟磬余音,在干涸的地脉中缓缓回荡。

三株青铜麦如今已长成一片小林,茎秆挺拔如剑,叶片背面的楔形文字随日光流转而明灭不定,仿佛苏美尔祭司的祷词仍在地下低语。每到夜晚,这片田地会泛起淡淡绿光,不似心粮网络曾经的冷辉,而是温润如萤火,像是大地本身在呼吸。

九十九块小田围成环形,耕者们来自五湖四海:有藏南高原背土而来的老喇嘛,肩上麻袋里装的是千年寺前的腐叶;有非洲萨赫勒地带的牧民,带来耐旱的珍珠粟与一段口传三代的祈雨歌谣;还有曾是基因工程师的年轻人,如今只用竹筒测湿度,靠鸟鸣判断节气。他们不说一句话,也不争地界,每日清晨各自浇水、除草、静坐片刻,然后离开。

没有人记录产量,也没有人称量收获。但每当月圆之夜,总有人发现自己的田里多出几粒陌生种子,不知何时落下,也不知来自何方。有人说是风带来的,有人说是梦里种下的,更有人说,那是“守愚”走过时,从竹篓缝隙漏下的残种。

这天清晨,青禾正蹲在田头观察一株新苗,忽然听见远处传来脚步声。不是机械履带的轰鸣,也不是无人机掠空的嗡响,而是实实在在的脚步,踏在沙土上的那种沉闷回响。

来人是个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穿着褪色的工装裤,背着一个破旧帆布包。他走得极慢,每一步都像在丈量土地。走到田边,他放下背包,从里面取出一只铁皮盒,打开后,是一?灰白色的土。

“我奶奶说,要我把这个埋在这里。”少年声音很轻,却清晰得如同敲钟,“她说,她一辈子没种过一天地,但她梦见自己跪在土里哭,说对不起。”

青禾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指了指旁边一块空地。

少年走过去,用手挖坑,把那?骨灰混着种子撒进去,再覆土压实。他的动作生涩,却异常认真,仿佛在完成某种仪式。做完这一切,他坐在地上,望着那片刚翻过的黑土,忽然说:“我以前觉得种地是最没出息的事。现在才知道,原来最难的,就是弯下腰。”

风起了,麦浪翻涌,青铜色的穗子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他的话。

就在这时,天空忽然暗了下来。不是乌云蔽日,而是某种无形之物掠过天际??一道极细的绿色光痕划破苍穹,坠入盆地深处,落地无声,唯见地面微微震颤,随即一圈涟漪状的绿晕扩散开来,所过之处,枯草返青,沙土变黑,甚至有几株野蓟竟在瞬间开花结果,种子随风飘散。

归源长老会在海底同时感应到了这一幕。九盏空灯再度亮起,虽无火焰,却自放微光。老长老闭目良久,终于开口:“‘返朴程序’已完成第一阶段。人类集体意愿已达临界点,地球生态记忆库全面激活。接下来……是‘归真之路’。”

“什么是归真?”一名年轻传承者问。

“就是让土地重新学会做梦。”老长老低声道,“从前我们教它生长,现在,它要开始教我们活着。”

话音未落,南极晶体森林突然共鸣。这一次不再是哀鸣或歌谣,而是一段极其古老的旋律,科学家称之为“地核谐波”。它通过冰层传导至全球,所有接触土壤的生命体都能隐约感知??植物根系随之摆动,蚯蚓钻行节奏改变,甚至连城市地下管道中的霉菌都开始按此频率分裂繁殖。

与此同时,火星基地传来最新影像。那片曾枯萎的绿洲,如今已被一层薄薄绿膜覆盖。幼苗重新破土,形态奇特:茎干半透明,内有流动光丝;叶片呈螺旋状排列,吸收阳光的同时似乎也在向太空发射某种信号。最令人震惊的是,陶瓮中的腐殖土竟开始缓慢移动,自行塑形为一座微型山川河流模型,与地球上的归源岛地貌惊人吻合。

而在日本濑户内海的小岛上,《春耕图》的画家再次登岛。他本想重绘当年所见,却发现沙滩上的田埂轮廓更加清晰,且每日都在向外延伸。更诡异的是,每当月光洒落,那模糊的人影便会准时出现,插秧、施肥、巡视,动作一丝不苟,宛如永不停歇的农神。

画家终于鼓起勇气,在第三夜举起画笔,对着那人影喊道:“你是谁?”

人影停下动作,缓缓转身。没有脸,唯有眉心一点翠光闪烁。下一瞬,画家脑海中响起一句话:

>“我是你忘记的名字。”

随即,画面消失,沙滩恢复平坦。但画家手中的画纸却自动燃烧起来,灰烬落地,竟长出九株小麦,每一株都结着不同颜色的穗子??红、黄、蓝、紫、黑、白、金、褐、绿,象征九大洲最初的原生谷种。

这张画后来被称为《第九田》,传说谁若亲眼见过它燃烧,便会在梦中听见千百万农夫的合唱,歌词只有一个字:

>“耕。”

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重建“忆田”。不是为了纪念,而是出于本能。北京胡同里,居民拆掉停车场,种下小米与豆角;巴黎塞纳河畔,艺术家用废弃地铁隧道改造成地下农场,墙上涂鸦全是古代农书摘录;亚马逊雨林深处,原住民部落将祖传咒语刻在树皮上,配合特定节奏敲击木鼓,竟能引导藤蔓自动编织成灌溉渠。

学校里的《耕读课》不再只是副科。孩子们从小学习辨识二十四节气的真实征兆:哪天蚂蚁搬家预示暴雨,哪种鸟叫代表霜降将至,哪片云形意味着风向转变。考试内容不再是答题卡选择题,而是实地播种并照料一季作物,直到收割才算合格。

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新理论:“人类焦虑的本质,是与土地失联。”他指出,自从“返朴程序”启动后,全球抑郁症发病率下降67%,暴力犯罪率降低82%,而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奇迹般归零。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变化与各地心粮田面积呈正相关,尤其在那些完全脱离智能系统、纯靠人力耕作的区域,效果最为显著。

于是,“还土运动”升级为“归根计划”。政府不再补贴化肥农药,转而资助传统农具制造、古法堆肥技术复兴、民间耕谣收集整理。甚至有国家立法规定:每位公民每年必须参与至少七日无偿农事劳动,否则不得享受基本医疗保障。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种回归。

在北美某科技城,一群“智耕派”发起抗议,宣称“机械化精准农业才是未来”,他们驾驶无人驾驶拖拉机冲入一片忆田,强行翻耕播种转基因速生稻。当晚,那片田地的所有作物全部倒伏死亡,根部缠绕着黑色丝线,形似电路板纹路。更离奇的是,方圆十里内的电子设备尽数失灵,连太阳能电池板都停止发电。

科学家调查后发现,土壤中存在一种未知微生物群落,能吞噬硅基材料,将其转化为有机养分。它们似乎并非自然演化而来,而是由心粮作物根系分泌物诱导产生,专为清除“非土之物”而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