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一在地图上点出五大军司所在位置。
“我已经审问过代国诸将,神勇、静塞、嘉宁、天祥、西寿五个军司主力全跟随其国主进军,在李光斗麾下被我们剿灭。
当下代国国内主力军只有围困府州的齐王李光业三万人左右。”
赵立宽给围在他身边诸将继续分析:“之前朱节帅已派人来向我汇报,黄河解冻之前北面李光业部已经撤走。
我看他要么撤回黄河西面的静塞军司,要么直接退守贺兰山脚下兴庆府。
静塞军司不是他的地盘,他的根基朝顺、西平、强镇、威福四军司都在代国西面。
一旦得知主力覆灭的消息,他大概率不敢在距离府州这么近的静塞军司待下去。
很可能会率军退回西面兴庆府固守。”
赵立宽说完自己的推断,看了众人一眼,“你们有什么意见?”
曾雄毫不犹豫拱手说话,他们这些跟随大帅久了的都知道大帅的性格,毫无顾虑。
反倒是侍卫司诸将迟疑不敢说话。
“大帅,李光斗被大帅所擒,幼主李元容也落入大师之手,如今代国皇室最有资格继位的就是皇叔李光业。
代国群龙无首,他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哪怕为独揽大权,控制朝政,他也会选择退兵回国都,现在他那三万人已是全代国上下最强大的力量。”
曾雄是从政治层面分析的,赵立宽点头赞同。
段思全拱手,也开口道:“大帅,我也觉得李光业肯定会率军退回兴庆府。
代国眼下形势,他必不敢与我军决战。
设身处地的想,要取胜只有固守坚城才有胜算。
退到兴庆府,距此地有千里之遥远,中间还有大漠,能阻碍我军行进,拉长我们的补给线,让我军粮草损耗大增。
等我们师老兵疲挺近到兴庆府,他以逸待劳固守,才有一线希望。
中途他们可能会派骑兵袭扰我军粮道,逼迫我们撤军。
说起这个,段思全咬牙切齿,他差点就死在代军断粮道这招上。
不过经历这回生死,段思全明显考虑问题成熟很多。
他都能想到李光业会后撒拉长补给线,让他们消耗增大的同时还能暴露出更多粮道,然后截粮。
赵立宽肯定:“这事非常有可能,拉长补给,绕开正面大军打劫粮道。
毕竟代国是他们的主场,他们更加熟悉环境。
诸位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众人低头思索,一时皱眉。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深入敌国领土一千里,沿途地理环境肯定敌人更加熟悉。
而且代国骑兵很多,而后勤部队以步卒为主,面对袭扰十分麻烦。
轻骑大可绕过前锋主力,专找后方辅兵的麻烦。
很可能出现大军在前面猪突猛进,后方粮草断断续续,甚至被迫停止进军的事。
见诸将无言,赵立宽突然想到历史上的事:“我记得当初成皋之战时项羽就以轻骑袭扰汉高祖粮道,汉高祖于是在荥阳至敖仓间修建甬道防止骑兵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