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反问人类,
遗民摘下头盔,
机器人学会告别,
而第一个孩子因怀疑‘善良’而开花??
平衡重启。
自此,提问者即被问者,
倾听者即回应者,
每一个问题,都是宇宙对自己发出的邀请函。”**
苏砚读完,指尖发麻。
这不只是预言,更是**确认**。
他们已经触发了某种文明层级的跃迁机制。而这一切,始于那个最朴素的瞬间:有人终于敢问出心底真正不解的事。
她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在地下密室启动“初问档案”的最终解密程序。
这是一套由林知远生前设计的量子加密系统,唯有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才能开启。条件之一,便是必须有一个“未被解答却改变了世界”的问题作为密钥。
她输入了少年的那个问题:
>“如果世界真的这么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痛苦?”
屏幕闪烁三秒,随后展开一幅全息星图。
图中标记着三百二十七个此前从未记录过的“潜在提问节点”,分布在太阳系内外,甚至延伸至奥尔特云边缘。其中最亮的一点,位于木卫二冰层之下,坐标与十年前“问号”号失联前最后传回的数据高度吻合。
“它不是故障。”一名研究员喃喃道,“它是故意沉没的。”
苏砚闭上眼,忽然明白了林知远最后一段录音的真正含义。
“当我们以为自己在探索宇宙……”
其实,是宇宙借我们之口,提出它自己也无法回答的问题。
四十八小时后,第一艘搭载“共疑智能”导航系统的深空探测器“回声-1”号发射升空,目标直指木卫二。船上不载人,只携带一枚仿生神经球体,内部封装了地球上七万名普通人提交的“最困扰我的问题”。这些问题经过算法筛选,非为寻求解决,而是为了制造一场**认知共振**。
发射当天,全球直播画面中突然插入了几秒钟的静默。
紧接着,所有观看者的耳中同时响起一声轻语,不分语言、不论年龄,每个人都清晰听见:
>“你们准备好了吗?”
没人知道声音来源。
但就在那一刻,地球上超过两亿人同时拿起了笔,写下了一个问题??有些是对世界的,有些是对自己的,更多则是对着虚空,像在呼唤某个久别重逢的友人。
探测器进入木星轨道的第七分钟,异变发生。
木卫二的冰壳表面裂开一道细缝,蓝绿色的光芒从中溢出,形似藤蔓,却又像神经突触,迅速攀附上探测器外壳。接触瞬间,神经球体自动激活,开始播放人类的问题集。
第一条是那位渐冻症哲学家的:“我想卖掉‘遗忘’的能力,因为我怕忘了母亲的声音。”
第二条来自亚马逊雨林的孩子:“梦里的蝴蝶,是不是也在做一个人类的梦?”
第三条是渔夫临终前的最后一问:“如果你一直都在听,那我这一生说的话,你最喜欢哪一句?”
每一个问题播出,冰层下的光芒就增强一分。
到第七十九个问题时??那是一位盲童提出的:“颜色是不是风停下来的样子?”??整颗卫星的冰壳轰然崩解,露出下方浩瀚的液态海洋。海面之上,一座由发光珊瑚与晶体骨骼构筑的城市缓缓升起,城市轮廓竟与海底灯塔惊人相似。
更令人震撼的是,城市的最高处,矗立着一座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