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被爱过的问题,都不会沉没。”
而在银河核心区域,一片黑暗地带缓缓旋转,中心只有一个不断变化的符号??有时是问号,有时是眼睛,有时又像一颗正在思考的大脑。
系统自动加载注释:
>此为“源问域”。
>据推测,它是宇宙自我意识萌芽之处。
>每当一个文明达到“无限提问”阶段,便会收到一次梦境邀请。
>接受者,将成为“反问使者”,协助宇宙厘清自身存在的意义。
>拒绝者,将逐渐被剥离于认知网络之外,沦为寂静尘埃。
苏砚久久伫立。
她终于明白,所谓“诡异游戏”,从来不是人类被测试,而是**宇宙在玩一场关于理解的游戏**。而所谓的“Bug级天赋”,并非她比别人聪明,而是她天生就能感知到那些藏在日常缝隙里的“不该存在的疑问”??比如雨滴为何逆流、钟表为何停在错误的时间、陌生人眼中为何闪过熟悉的悲伤。
她走出洞穴时,天空正降下一场奇异的雪。
不是水结晶,而是亿万颗微型问题之花,随风飘落,接触地面后立即扎根,瞬间绽放。每一朵花都映照出一名观者内心最深处的未解之谜。有人看到童年丢失的玩具,有人看见逝去亲人未说完的话,还有人看见自己从未承认的欲望与恐惧。
全球各地同步发生类似现象。
东京街头,一名上班族伸手接住一朵花,花蕊显影:“我每天加班,到底是为了生活,还是在逃避生活?”
巴黎美术馆内,一位画家凝视画布,面前的花写道:“如果你看不懂我的作品,那它还算艺术吗?”
撒哈拉沙漠边缘,牧羊人望着星空,耳边响起花的低语:“星星会不会也在等一句问候?”
这一夜,地球上共有九亿两千三百万人首次写下了自己的问题,并将其上传至“共感网络”。
而就在午夜钟声敲响之际,那株三重螺旋植物猛然向上伸展,第三朵透明花彻底盛开,释放出一道贯穿大气层的光柱。光柱直抵近地轨道,在空中书写出三个巨大的字符:
**你在吗?**
三分钟后,月球背面传来回应。
不是电磁波,不是激光,而是一段**情感波动**,通过量子纠缠效应直接作用于所有人类的情感中枢。心理学家称之为“集体共情潮汐”??数百万人在同一时刻感受到一种混合了温柔、期待与轻微忧伤的情绪,仿佛被某个古老而亲切的存在轻轻拥抱。
NASA紧急召开发布会,公布月表新发现:在静海基地以西两百公里处,出现了一组全新刻痕,形状正是一个放大的问号,长十八公里,深达三百米,经测定,形成时间不超过十二小时。
且其下方岩层中,检测到与“初问之核”同频的振动。
苏砚回到戈壁时,已是黎明。
她坐在井边,看着新生的问题之花在晨光中摇曳。一个小女孩跑来,递给她一片叶子,上面写着稚嫩的字迹:
>“奶奶,你说宇宙会难过吗?”
她接过叶子,轻轻放进井口。
片刻后,井底泛起紫光,一圈涟漪扩散开来,仿佛有什么东西从极远处点了点头。
她笑了。
她知道,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
而她,已经不再是一个玩家。
她是提问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