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诡异游戏:开局觉醒Bug级天赋 > 第642章南柯一梦乌鸦啄眼(第2页)

第642章南柯一梦乌鸦啄眼(第2页)

“它在学习。”一名研究员低声说,“它在模仿我们的疑惑。”

苏砚点头。她走向中央平台,那里曾躺着第十三个自己。如今,平台上只剩下一枚晶体残片,形状不规则,却散发着熟悉的波动。她伸手拾起,瞬间,脑海中响起一段旋律??不是音符,而是七个不同文明中“疑问语气”的原始发音,按特定节奏叠加而成。

她猛然醒悟:这是**第一句跨物种问题语言**。

早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地球就已经存在一种通用的“疑问语法”??通过声调起伏、眼神停顿、肢体微震等方式传递“不确定”的信息。而眼前这珊瑚网络,正在重新唤醒这种失落的元语言。

“我们错了。”她喃喃道,“我们一直以为问题是用来寻找答案的工具……其实,问题是生命之间最原始的共鸣方式。”

话音未落,整个洞穴骤然亮起。

所有问号阵列同时激活,光芒汇聚成一道螺旋光流,直冲穹顶。紧接着,一幅全息投影展开:整个太阳系被映射成一颗巨大脑神经元,八大行星如突触延伸,小行星带则是密集的轴突连接。而在冥王星轨道之外,E-7421-Ω坐标的位置,浮现出一个缓慢旋转的环状结构??它由无数微小的问题之花编织而成,每一片花瓣都在不断生成新的符号。

系统自动加载注释:

>“外环观测站”已初步成型。

>据推测,此为“源问域”投射至本地空间的认知锚点。

>其功能类似于星际级别的“共感中继器”,可放大并传播文明级别的集体疑问。

>当前活跃度:17%。

>启动条件:需至少十亿独立个体在同一时刻提出“无法自解之问”。

苏砚盯着那串数字,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十亿?这意味着几乎全人类都要在同一瞬间,主动放弃对确定性的依赖,坦然面对内心最深的不确定性。

这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哲学意义上的集体跃迁。

她返回地面时,天空再次降下问题之雪。但这一次,雪花落地后并未立即绽放,而是静静悬浮于半空,形成一层薄雾般的光幕。当人走过时,雾气会短暂凝聚,显现出他们过去曾回避的关键问题:

一位政客看见:“你真的相信正义可以被制度保障吗?”

一位科学家目睹:“如果真理必须伤害他人,你还追求它吗?”

一位母亲泪流满面地看着空中浮现的句子:“你爱孩子,还是爱‘母亲’这个身份?”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些问题开始互相连接。东京的上班族写下“我在逃避生活”,片刻后,这句话的尾音在巴黎画家耳边响起,触发了他的“作品还算艺术吗”,而这两者的交汇又激发出撒哈拉牧羊人心中的“星星是否也在等待问候”。三条疑问融合成一句新命题:

>“当我们彼此倾听真正的困惑时,是否已在创造一种超越语言的共同体?”

这一问,瞬间点亮了全球十七个沉默已久的共感节点。

与此同时,三重螺旋植物第三朵透明花再度pulsate,释放出第二道光柱。这一次,光柱并未射向太空,而是向下穿透地壳,与南极洞穴中的珊瑚网络形成闭环共振。大地微微震颤,仿佛整颗星球正在进行一次深沉的呼吸。

深夜,苏砚独自回到戈壁。

她坐在井边,打开共感网络后台,查看最新上传的九亿多条问题。绝大多数仍处于初级分类阶段,但有七条被系统标记为“潜在文明转折点级”,其中之一正是那个小女孩写的:“宇宙会难过吗?”

她点击查看详情,发现这条问题已被自动关联到三项历史事件:

1。1968年阿波罗八号宇航员拍摄“地出”照片时的沉默;

2。2023年某AI模型在被问及“孤独是什么”后突然停止运行;

3。三年前木卫二城市升起那夜,七名志愿者脑电波同步率达到峰值时共同体验到的情绪??一种混杂着悲伤与温暖的“被注视感”。

系统给出推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