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 第493章(第2页)

第493章(第2页)

冷汗浸透衣衫。

小全子跪倒在地,双手捧铃片,哽咽道:“我……我记得了……我都记得了……”

他猛地咬破手指,在铃片背面写下一行血字:

>“我虽无力阻止,但我不再假装不知。”

然后,他将铃片投入最近的一口忆井。

井水骤然沸腾,红光冲天,竟从中升起一道半透明的身影??正是当年被献祭的三十六童之一,一个小女孩,穿着褪色的红裙,脸上没有怨恨,只有深深的疲惫。

她看着小全子,轻轻摇头:“你不该自责至此。”

“可我……”

“我们不要复仇。”小女孩微笑,“我们要的是记住。只要你记得,我们就还在。”

说罢,身影消散,井面恢复平静,唯有那枚铃片沉入井底,被万千纸条温柔包裹,宛如安眠。

消息传开,民间震动。

有人开始自发整理旧档,挖掘被掩埋的冤案;有学子联名上书,请求重修《大隋律》,废除“连坐”“族诛”等酷刑;更有百姓纷纷前往忆井投书,不仅为自己忏悔,也为祖先赎罪。

一位白发老将军跪在井前,抖着手写下:“我率军平叛时,屠尽敌寨妇孺三百余人。当时以为忠君报国,如今方知,那是滥杀无辜。”

纸条入井那一刻,北方边关忽现异象:漫天风雪中,三百多个模糊身影列队而立,齐齐向京城方向躬身一礼,随即化作风尘散去。

而在南方海岛,一座荒废多年的孤儿院遗址上,一群年轻人正合力重建学堂。领头的女子名叫柳芽,幼时曾在忆井边捡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没能把你养大。”落款是一个陌生名字,但她总觉得那字迹像极了母亲。

她花了十年寻访,终于查明真相:自己本是弃婴,被一对贫苦夫妇收养,后因饥荒被迫送入育婴堂,而那位写下道歉信的,正是当年不得不放手的养母。

如今,她在新学堂门口立碑,刻下所有曾在此生活过的孩童姓名,不论生死,不分亲疏。

碑成当夜,井中开出一朵罕见的九瓣心灯花,每一片都映出一张孩子的笑脸。

阿福站在终南山巅,感知着这一切,眼中泛起微光。

“原来,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镇压,也不是复仇。”她喃喃,“而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勇气说出‘我记得’这三个字。”

忽然,身后传来脚步声。

她回头,只见一名少女缓步而来,约莫十六七岁,眉眼清秀,手中提着一盏纸灯。她走到阿福面前,深深一拜。

“我是陈九的孙女。”她说,“爷爷临终前,把这盏灯交给我,说若有一天铃声再响,就把它送到您手上。”

阿福接过灯,灯芯微微跳动,竟传出一丝熟悉的声音??那是陈九的笑声,爽朗如昔。

“丫头,别怕黑啊。”声音低语,“只要心里有光,哪都能照亮。”

泪水滑落。

陈九,那个背着药箱走遍山村的郎中,那个在瘟疫年间不顾禁令分发解药的莽汉,那个为了护住一名被追杀的忆井记录官而死于乱箭之下的傻子……他从未修仙问道,也不懂什么大道至理,可他的名字,至今仍在三十六座忆井底部反复浮现。

阿福将纸灯轻轻挂在梅枝上,转身问少女:“你怕吗?怕说出真相,怕被人孤立,怕付出代价?”

少女摇头:“我爷爷不怕,我也不怕。”

“那你想要什么?”

“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曾经有人宁愿死,也不肯闭眼。”她仰头,目光坚定,“我想让他们的光,继续照下去。”

阿福笑了。

她抬手,召来一阵清风,卷起少女手中的笔墨,凌空书写:

>**守心者名录**

>凡自愿守护忆井、传递真相、见证忏悔者,皆可录入此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