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历来与人道相连,太庙出问题了,那简直是大大的不祥啊!圣人该礼天敬地,宰臣们也该为天象负责,引咎辞职才是!大惊失色的官员们立马将国子监改制这类小事抛到脑后,开始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慷慨激言。
身为皇帝的赵嘉陵第一时间带着重臣去太庙告罪。
紧接着,一本名为《课改指南》的书被取出。
什么东西?
文武重臣面面相觑,不敢出声说话,只用眼神交流。
“河出图,洛出书,太庙壁中典藏,恐怕有其真意在。”谢兰藻道。
朝臣听到谢兰藻的话语,身躯一震,更是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谢兰藻。
不是吧?清高坚贞的宰相也能说出这种话来?
好像哪里不对劲!
系统神明呢?心声呢?怎么不出来了?!
《课改指南》到底怎么一回事,赵嘉陵心知肚明。那荒唐主意她只是随口一提,太“孝”了,她稍微会有一点惶恐,但系统全力怂恿,还说能做到不着痕迹。既然有系统展露神迹,赵嘉陵也就放下了负担。
她看了几页,然后沉着脸道:“生员学业颓废,断我养士本原。祖宗在天之灵,甚感难堪。便降‘天书’以示万方。”
朝臣眼皮子狠狠一跳。
这谁还能拿“阴阳”说事儿啊,千错万错都是国子监的错。
郑师颜的脸色大坏,没想到事情还能更加糟糕,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上冷汗涔涔。
“我太。祖开国,意欲继往圣绝学,奈何子孙不肖,牵制文义,优游不断,使得祖宗蒙羞。”赵嘉陵露出一副羞愧的神色,眼神悄悄地往谢兰藻的身上飘。
谢兰藻心领神会,别说陛下在示意,同僚的视线也纷纷往身上扎,大概希冀着她打开局面。
眼下发生的前所未有,他们不能找到旧典,哪知道怎么应对啊!一开始还满怀天道地道人道呢,现在大概得把“祖训”请回去了。
“祖宗之制因时制宜,过去虽有改变,可纷纷不定。此皆因古今异制,各为一家,难以说定,使得聚讼纷纭。如今祖宗降下‘天书’,臣以为,该弃保守残缺之道,依祖宗之训改制。”
“谢中书之言甚是!”中书侍郎高声附和道。
“太庙之中降天书,臣以为该以正礼将天书迎归。”礼部尚书正色道。
……
赵嘉陵说:“迎天书便不必了,天书出世,只是希望国子监能好。”她将《课改指南》递给内侍,示意将书册送到谢兰藻的手中,又道,“诸位宰臣共参妙意。”
除了谢兰藻面色自若外,其余知政事的大臣神色多多少少有些微妙。
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词便是“阴谋”,恐怕是陛为推动国子监改制而想的法子,不过,谢中书是否参与其中呢?可就像大部分人不会点破祥瑞的存在是人为做出一样,没谁有这个胆量说当今天子打破太庙之壁。无视祖宗神明,可是大大不孝,往前数几个朝代,可是能以此为由废黜皇帝的!
这个帽子实在是太大了,一旦惹得雷霆震怒,谁都担不起。
能到太庙参与现场的都是重臣,里头能够几个愣头青?其实最能指望的只有中书令——
奈何她的立场坚定不移。
重臣内心深处情绪翻滚,好似海波涌动。收起了那点悻悻然,只能诚惶诚恐地接令。
当战战兢兢的朝臣们将烫手山芋请回去时,兀自留在殿中的赵嘉陵正在听系统唠叨。
在太庙跟前明君系统一直憋着,它怕赵嘉陵在关键时候掉链子,看着谢兰藻的脸产生一些非非想。
不过是它太狭隘了,宿主并没有胡思乱想。
【没有成就吗?】赵嘉陵很关心。
【虽然朝臣们捧了天书回去,但想要改制也没那么容易。涉及了自身的利益,就算是祖宗也不行。他们完全可以靠着一张颠倒是非的嘴和一支涂抹青史的笔,将祖宗从族谱里除名呢。】
【逆理违天啊!】
【宿主还是完成一个成就的,“天变不足畏”。】
赵嘉陵眸光一亮:【奖励奖励。】
明君系统:【简版望远镜制作组合包。】
望远镜?又是什么?
赵嘉陵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