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顾名思义,是望远处风景之镜?】
赵嘉陵又问系统。
她觑了眼殿中的铜镜,想象不出来到底要怎么靠“镜子”望远。
【宿主想得没错,就是用来望远的好东西。】明君系统回答。
赵嘉陵沉吟片刻,挥了挥手将人斥退,这才让系统将成就奖励取出来。
在她的想象中,“镜”都是面式的,可望远镜是长筒状的。赵嘉陵满头雾水,在系统的指导下拿起它往外头看。人的视野有限,越是远处,入目之景就越模糊。可通过这望远镜一看,那些本来模糊的植物在风中摇曳着,就算不能纤毫毕现,也不再是一片影了。
赵嘉陵:“!”
身为天子,私库中自然不乏各种珍奇好物,都是藩国进贡的。可此刻她的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巨大的浪头砸下,一时间竟有些头晕目眩!各种思绪疯狂奔流,撞击到一块像是跌入熔炉中。赵嘉陵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她抚了抚心口,掌心能够感知到仍旧过快的心跳。思绪尚未明了,但身体先一步有了直观的反应。
她将望远镜拿起了又放下,指尖在长筒上摩挲着,有些爱不释手。“如果——如果拿到战场上,那又是怎么一番光景?”赵嘉陵喃喃自语道。她不爱看兵书,但太后喜爱,去太后宫中偶尔也会听母亲念叨,耳濡目染之下,混沌的思绪清明后,第一个跳跃出的便是与战场相关的念头。
【等等,不会要朕将这个给大匠们,让他们拆了研究吧?】赵嘉陵眉头忽地一皱,她想起伴随着望远镜出现的还有一本小册子。她也顾不得把玩望远镜,赶紧拿起册子翻看——望远镜部位图解、玻璃烧制……看图如云山雾罩,看不大懂。但文字入眼,连猜带蒙,还是能知道些的。赵嘉陵才平复的心跳猛地加速,咚咚咚擂鼓似的,热血直接上涌。
“玻璃?”赵嘉陵控制不住说出声,她隐约明白了这就是“琉璃”。宫中自然有琉璃造物,但它都是从大雍之外的藩国来的,是价值连城的稀罕物。史籍上常出现“琉璃”这类词眼,譬如某某吴主,便命人作琉璃屏风,甚为莹澈,然而耗费的物力人力不可胜计,况且质量也比不得番邦的琉璃。她要是敢那么做,青史上留下的恐怕不是“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的奇闻,而是能够媲美昏暴之主的恶名了!
【系统出品,当然是尽可能本土化以及压成本,品相好,性价比极高。宿主不用担心它会变成奢靡之物掏空国库。宿主运气好,望远镜需要玻璃,所以附带了玻璃烧制配方。要知道这可是能够单独做成就奖励的好东西!】明君系统跟赵嘉陵解释。
赵嘉陵坐回榻上,她抬手按了按眉心,鼻息因为激动的情绪略有些粗重。深呼吸一口气后,赵嘉陵将内心深处的震撼压了下来。【朕知道了。】
上通下达公示栏只能看到以“王言之制”传达的国事,而私底下进行的研究是不算在其中的。皇雍印刷坊建立,雕版印刷术进度颇为喜人。李兆慈在捣鼓火。药、火器及其副产品,香皂配方宫里留了份,女官们在研究,可她还等着谢兰藻给她推荐合适的商人。至于新出的望远镜——它能用在战场上,就不能给商人做。
等到激荡的心情彻底平复后,赵嘉陵抬手揉了一把面颊,吩咐内侍道:“将中书令,兵部、工部尚书以及将作大监召来。”
百官们在努力研读太庙壁中天书。
里面的确有些东西看不明白,但有一点能够看出来,那就是合并文学,使得千古文章儒业与技艺并流!这简直要捅破天啊。本来一些朝臣怀疑是皇帝的主意,只是借此改制。可看了壁中书后,这帮人又推翻了念头。
根本不是人能想到的。
所以,真是天意?!
历朝历代都有变革,可大多保守者具主流。保守者最喜欢拿“祖宗之法不可改”来说话,可壁中书是在太庙发现的,那不是祖宗,那谁是祖宗?这就使得朝臣们将一箩筐的陈词滥调憋了回去,只能够开辟其它劝谏的道路。
在这个时候,谢兰藻被皇帝召入宫中,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不过中书令和兵部尚书去就算了,工部和将作监干什么去?当添头吗?尚书省六部地位偶尔有升降,但怎么数,工部都是末位啊。
工部尚书和将作大匠也不懂。
他们心中有些忐忑,值得陛下在意的只有印刷坊的事,但工作日志按时提交了,他们可没像国子监那样没出息。
“谢中书可知道陛下传召我等,是为何事?”工部尚书压低声音问道。
谢兰藻巍然不动如山岳,她平静道:“陛下心思深不可测,哪里是臣等可以揣摩的?等面见陛下,就知道了。”
工部尚书哽住,他一张脸憋得通红。
他还是第一次见中书令将“深不可测”用在陛下身上,在过去“天性率真、恭俭仁恕”已经顶好的词了。
紫宸殿中。
赵嘉陵正襟危坐。
等谢兰藻他们抵达时,她也不说闲话,直接让银娥将望远镜递给谢兰藻。
“这是望远之物。”赵嘉陵凝眸看谢兰藻,“朕承蒙祖宗保佑,得此良器。”
她的激动已经是过去式,该轮到宰臣为此物震惊了!
赵嘉陵懒得编来历,可谢兰藻却是能够猜到的,或许是陛下在她不知晓的时候又完成了一个成就。
她沉静地接过望远镜,听银娥介绍望远镜的用法。怀着几分困惑将长筒置于眼前朝着敞着正门的殿外一望,陡然间映入眼帘的东西让谢兰藻的神色骤然一变,露出惊异骇然之色。
那架势像是见到幻于鬼神仙灵而不可思议的场景,工部尚书看着不免心中忐忑,可又怀着一种微妙的期待。
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赵嘉陵任由谢兰藻把玩望远镜顺势安抚激荡的情绪,她满足于谢兰藻此刻生动活泼的情绪,而不是一副如千古寒川终年不化的冷峻。她勾了勾唇,眉眼间洋溢着笑意。好在她还记得自己的目的,清了清嗓后:“印刷术一事卿做得极好,接下来便使人研究望远镜。”
工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