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被朝臣听到心声后 > 3040(第10页)

3040(第10页)

赵嘉陵轻嗤一声,士人将重农放在口中,可自身大多五谷不分,不辨椒麦。

话题自然而然转到农事上,谢兰藻不给文臣继续拐回武事的机会,她道:“上古圣王以耒耜之利教天下,未曾隐一物不教。而天下嘉种,士人不忘上古圣王,却不学其道,此为何故?纨绔之子、经业之士,以农事为囚,以‘田舍郎’为詈骂之语,知其味而忘其源,颇轻农事。以之为本而多忘本,是圣人之教么?”③

见朝堂陷入一瞬的寂静,谢兰藻又道:“‘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④既然人人都是天地之秀,学儒如何?学农又如何?皆是正道。岂可轻之?”

“谢中书之言差矣!”反对之人驳道,“人人都是天地之秀,本属于自然。可大道不复淳朴,天地已至困窘之境,而秀拔之气自然有限。此刻大道无处可伸,唯有经天纬地的贤人能够使得天地大朴,补足元化之功!天地之蹇本就世俗流风所致,若要治世,需取贤人。”

“却不知贤人谓谁。”谢兰藻洒然一笑,“敢问何为经纬?何为经纶?”

“《左传》有言:‘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自是治理之意。至于‘经纶’,《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又有《礼记》:‘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当然也是治理。士人学经纶治世之策,立国安邦之谋,可谓贤人!”保守派神色简傲自负。

谢兰藻淡淡道:“经,织也。从丝为经,衡丝为纬,凡织,经静而纬动。诸君常说‘经纬’,恐终身不见其形象,更忘记其所来。”⑤所谓经纶经纬治乱,都是从纺织技艺中来,士人实则蔑视此道,言只说“治乱”,却不知技艺也是天下事。

谢兰藻朝着御座上的赵嘉陵一拜,拔高声音道:“臣以为,天道人事相应。天运其功,人代之而为理。神运其化,为政资之以和。⑥陛下既为天子,于太庙得天书,是天之道,亦是祖宗之教,当践行此道!十年之后,三代之美,庶几可及!”

谢兰藻话音一落,立马有人附和道:“臣请陛下守先圣之明训!革国子监之弊!”

响起的应和声中不乏武臣的高喊,一时间如山呼海啸,气势磅礴,将保守派的声音打压得丝毫不剩。保守派面色灰败,如丧考妣。

赵嘉陵的视线落到谢兰藻的身上,见她轻轻一点头,眨了眨眼后也意会了。她道:“国有国学,州县也有州学、县学。改制一事非同小可,恐怕会招来骚乱。武监已在改建,若改制之后增兵学,其或与武监重叠。”赵嘉陵沉吟片刻,“国子监制度仍需更改,可六学暂时不动。朕拟将武监改作书院,以‘明德’为号,先试行数年,诸卿以为如何?”

那些朝臣还以为国子监必须要走上大改特改之路,乍一听赵嘉陵的话语,顿时喜出望外。

国子监旧制不变,一来不坏他们的身份;二来也无需多少他们要做的事。最重要的是,国子监科目不变,贡举便不会进行一次翻天覆地式的大改。

要头疼那也是户部和太府的事,毕竟改建得花钱嘛。至于明德书院,听名更近私学。短时间内,这帮人不会挤入贡举之路,与他们的子孙后辈争要道。况且,那些科目听着奇奇怪怪的,能有人教?能有人学?学会之后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能过诗赋经义策论吗?不入朝堂,不是清流。

有了对比,接受起明德书院就更容易了。这下是皆大欢喜,纷纷齐声道:“陛下圣明!”

【恭喜宿主完成“主线任务治国文治二学校改制”,触发成就“前无古人”。】

【成就奖励“大雍版九年基础教育用书”两套,这都是为了新科目量身定做的本土化教材噢!】

【有了学校哪能没有老师和学生呢?进贤人和招生任务同时开启,宿主多多努力!】

成熟的皇帝已经不会为突然压在肩膀上的新任务哀嚎了。

赵嘉陵站起身,她负手站在玉阶上,居高临下地注视着文武百官。

自她登基后便常听“陛下圣明”之类的话了。

但她知道那未必是朝臣真正心思。

敬畏天威浩荡,却不代表着敬畏她本人。

数月前她还在朝会上打瞌睡,而现在……是否朝着圣明天子迈一步了呢?

眸光定在长身玉立、神采英拔的谢兰藻身上,赵嘉陵眉眼笑意浮动。

这种感觉,其实也不差。

她好像离谢兰藻更近了。

第36章

学校改制属于军国机要之事,经过三省,同样也显示在上通下达公示栏上。

下朝后回到寝殿中的赵嘉陵,目光落在伪装成屏风的公示栏上,其中贡举改制任务已经显示完成。贡举的大变革主要在制度上,只需要将政令传达到州府、通知官衙和士子们便算完成。先前卡在“武监”上,不过现在武监与明德书院两事已经合并,贡举改制一事自然终结。

至于国子监校定雕印经书的任务——

在被打回去重抄后,终于没有出现“坏”字了。不过先前的那行带着“坏”的字迹没有直接消失,而是出现了一条红色的长线。

【历史记录,这叫钉在耻辱柱上。】明君系统说。

赵嘉陵:“……”她琢磨一阵,雕刻贡举所需的韵书能够完成,但印刷坊总不能放在那边吃灰,接下来得将它利用起来。至于雕刻的内容,先前的打算是大经小经以及史册,总体以举业用书为主。但眼下似乎得做些改变了。

因为在下一栏“明德书院”创建任务条目下有“备教科书、招老师、招生”等选项。所谓“教科书”,大概就是先前系统奖励的书籍,虽然不知道能有多少学生,但起码得做到人手一套,甚至能将其向民间推广,供有志之人学习。

“国子监学生不学无术,经书于他们而言,也就做让圣人‘上天’的疯狂事,先放一放吧。”赵嘉陵自言自语。

盘了盘思绪后,赵嘉陵领取了自己的成就奖励——《大雍版九年基础教育用书》。

几大摞书籍凭空出现在榻上,纵然赵嘉陵已经知道系统的神迹,也不由得嘶了一口气,目瞪口呆地看着书山。

她眼皮子跳了跳。

通识、文学、书学、算学、律学、医学、工学、化学、农学、博物学、兵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