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被朝臣听到心声后 > 4050(第12页)

4050(第12页)

赵嘉陵一颗心顿时咚隆咚隆地跳了起来。

她舔了舔莫名干涩的唇,心想道:鸾镜晓梳妆,慢把花钿饰。真如玉雪中,一朵梅花出。①

“嗯?陛下渴了吗?”谢兰藻抬眸问,她的眉眼明净,比之往常不可及的疏冷,多了几分艳色。柔和的语调入耳,赵嘉陵心脏漏跳了一拍,血液上涌顷刻间便染红了面颊。她清晰地感知到了脸上火烧似的的滚烫,蓦地一低头掩饰,干巴巴道:“没、没有。嗯、嗯,朕渴了。”

谢兰藻轻轻一笑,道:“陛下请用茶。”顿了顿,又道,“茶汤有些烫,慢些。”

“嗯嗯。”赵嘉陵连连点头,唇还没沾着茶水呢,便说,“太烫了,烫得朕浑身发热。”说着要解下裘衣,试图散一散浑身的躁气。

“若陛下在臣府邸着凉,那臣就万死难辞其咎了。”谢兰藻又说。

赵嘉陵一僵,悻悻地将手放了下来。

要是解开裘衣,那被风一吹还是冷的。

她扯了扯嘴角,有些不自然地说:“都出宫了,不若到处走走?”

谢兰藻一点头,没推拒。

寒冷的风夹带着雪花一吹,那股躁意顿时被寒气冻结了。

赵嘉陵跺了跺脚,眼神忍不住往谢兰藻的脸上飘。

【宿主不是要赖在谢家吗?】

【要你多嘴。】赵嘉陵巴不得系统噤声,可没一会儿,她又在心中自语了。

【谢兰藻这是什么意思啊?是朕想的那样吗?】

【朕还想摸一摸,是不是太得寸进尺了?】

【你说朕的心脏是不是有毛病了?】

……

赵嘉陵胡思乱想。

她很想努力平复心情,可觑见谢兰藻的脸时,那股雀跃就浮上来了。

她压抑一百次,那劲头也能重生一百回。

她的神色变化多端,要不是能听到心声,谢兰藻还以为是皇帝对她不满。

“陛下为什么这样瞧着臣?臣的脸上有异物吗?”

“啊?”赵嘉陵被谢兰藻的声音唤回神,她问,“你冷不冷呢?”

谢兰藻哂笑一声,说:“臣不冷。”顿了顿,又道,“既然陛下不知道要去哪里,那便往东市走走吧。”

王公贵族们着眼于书局的玻璃,但士人们还是专注于书籍本身的。

皇雍书局开始售卖《通识》后,各种各样的流言都出来了。其中一种便是今岁贡举题目或许与之有关呢?书局中新刻的除了韵书就是《通识》,韵书是贡举必须要用的,那么《通识》呢?

也有人反驳说,如果考试范围超越过去所习,那诸生谁能及第?不过做经义诗赋题目可能性不大,然而策论之中提及《通识》,或许能够为文章增色呢?都走到这一步了,没人愿意因一时的轻忽而名落孙山呐。

不就是多读三册书吗?!

第47章

系统给出的规划里,《通识》只是幼学阶段用来培养幼童兴致的书籍,在序言之中自然也有所体现。再加上已有文学、算学、书学科目,其相关内容便不再《通识》中体现。于是,《通识》就变成了彻彻底底地与现今举业无关的书籍。

“其内容颇为浅显,虽是广博,可又不能为我等文章增色。其中‘冶铸’‘舟车’以及‘缫丝’,岂不是匠人与妇人的活,于我等读书人有什么关系?”酒馆中,高谈阔论的士人们难免露出倨傲之色,停顿数息后,又拔高声音道,“譬如这酿酒,难道要我等褪去长衫学人当垆卖酒吗?”

“敢问兄台读了多少?”

“一册足矣。序言已说是幼儿玩弄之物,非我士人所习。眼见着时间将近,诸位再着眼于无用之物,耽误了经学,到时候后悔就晚了。”那士人又谆谆劝道。

……

此刻,跟着谢兰藻体察民生、来到酒馆中的赵嘉陵神色不太美妙。士人这个德行……好吧,也不能全怪他们。社会风气如此,只重儒学经业。在朝的儒臣和尚未入仕途的士人,接受的教育不都一样吗,还指望他们能有什么创见呢?

当然,依照系统的话来说,只要基数大了,总能找到一些“标新立异”的。对于士人来说,对方是剑走偏锋疯魔了,但对她而言,那就是非常需要的茂秀之才。

“明德书院的科目这么不堪吗?”赵嘉陵低声问谢兰藻。好酒在前,她一滴都没碰,倒是谢兰藻浅酌一杯,面颊泛着淡淡的红晕。

“来京中的士人都是为谋求功名,贡举考经义诗赋则重经义诗赋,书院中的科目与贡举无关,自然就被人忽略了。”谢兰藻轻声道,她也怕赵嘉陵骤然萌生改革贡举科目的念头,又道,“国子监与贡举是一体的,您重明德书院,可明德书院毕竟还在创建中,未曾成为学校的标杆。要改贡举科目,恐怕不易。”

赵嘉陵点了点头,她也明白其中的道理。看系统到现在都没法相应的任务呢,想来也是觉得迈出的一大步太激进。不过科目不动,不代表着其它不能变了。若研究有所得,以功授官又有何不可呢?“书吏在自矜名望的士人眼中是轻贱之位,进士及第的想来也不愿意担任此职。若是从明德书院的优秀学子中选拔,想来抗议的声音会小些。”赵嘉陵感慨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