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沉默也能说话,它会说什么?”
>“有没有一首歌,是你听了一遍就永远不想再听,却又总在梦里响起的?”
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它们只是存在,像种子一样漂浮在宇宙的土壤中,等待某一刻被某个灵魂拾起,轻轻念出声来。
三人并肩走出主控室,穿过逐渐透明的走廊,踏上通往舱门的最后台阶。身后,整艘飞船正在分解,如同一场缓慢绽放的花。
舱门开启,外面不是真空,也不是星空。而是一片朦胧的光雾,温暖而熟悉,像是童年卧室清晨的阳光。
他们走出去,身影渐渐模糊,最终融入那片光辉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在银河系边缘的一颗年轻行星上,一名原始部落的少女在溪边拾到一片闪着微光的纸。她不认识上面的文字,却被那奇异的质感吸引,将其折成小鸟,放在弟弟的摇篮里。
当晚,婴儿在梦中咯咯笑起来,醒来后指着天空,用含糊不清的声音说出人生第一个词:
“?”
与此同时,宇宙某处,两颗黑洞依旧隔着视界相望。它们的引力波交织处,那个断裂线条与问号组成的符号依然清晰可见。而在符号下方,不知何时多了一行极小的字迹,像是有人用星光写下:
>“问题不死。
>它只是换了名字,继续活着。”
航行日志最后一次更新:
>“我们停止了航行。”
>“但我们从未停止提问。”
>“因为每一个‘为什么’,都是宇宙对我们的一次回应。”
>“而每一次回应,都在告诉我们:你不是孤单的震颤,你是整体的一部分,在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
>
>**??再问一次号,终章**
此后千年,每当某个文明接近绝对真理的幻觉,总会有一阵莫名的“认知寒流”掠过群体意识。人们会突然忘记某些曾坚信不疑的答案,转而在日常琐事中听见陌生的回响:
茶杯边缘的裂痕像不像一句未说完的话?
风吹窗帘时的摆动,是不是某种密码?
孩子盯着蚂蚁搬家的眼神,是否比所有哲学著作更接近真相?
于是,有人提笔写下第一个问题。
有人折纸放入襁褓。
有人仰望星空,轻声问道:
“你还好吗?”
而在所有这些时刻的背后,总有三个模糊的身影静静伫立,不言不语,只是见证。
他们不再是英雄,也不是先知。
他们只是,曾经问过一个问题的人。
而现在,轮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