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456章 帝国双璧分封建国(第2页)

第456章 帝国双璧分封建国(第2页)

穿上龙袍的皇帝,重新恢复了威严。

金殿御座上,李渊目光扫过那些供奉官们。

早朝结束,

皇帝开口,裴寂等三省宰相,以及六部九寺的尚书、卿等参加廷议。

“今日廷议,先议一件事,该如何给秦王和晋国公封赏。”

殿中沉默。

众臣也不知道还能怎么封赏,尤其是秦王。

“阿兄,你先说说。”李渊点了窦抗的名,这位前宰相,现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左右千牛备身大将军兼太子詹事。

窦抗起身。

“臣以为可给秦王加司空兼侍中。”

这位国舅倒也直接,上来就提议让李世民一人兼揽三公加三省长官。

李渊没回应。

“裴寂,你也说说。”

“若是按窦公所说,那还不如直接拜秦王为大丞相,总百揆。”裴寂直言。

这话当然是反着说的。

大丞相?

这是要造反?

李渊称帝前,就是自任大丞相,杨坚称帝前,也任大丞相。

是不是还要加九锡赐黄钺?

“萧相?”

李渊又问萧瑀,萧瑀的妻子是李渊的表妹独孤氏,他向来对萧瑀十分信任。

“臣以为,秦王之功,足以裂土分封,建立藩国,可于陇右划设封地,建秦王国。”

萧瑀持玉笏直言,这位萧相出身西梁皇族,他一向倾向于封建皇子,推行皇族分封制,

将成年皇子们分封建国,认为这样既能屏藩朝廷,还能免得皇子们在京争斗。

李渊听了似乎有些意动,

虽然分封也有坏处,比如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当然也有不少好处。

隋朝就没有真正的分封制,虽然杨坚五个儿子都是一母同胞兄弟,但都是出任一方为总管,是官而不是分封建国。

“萧相详细说说,若分封秦王,当封于何处,如何封法?”李渊让他继续说。

“臣以为皇子分封,当封镇边疆重镇。”

他话音没落,便有右仆射裴寂站出来反对,“萧中书令此法,岂不是要效仿当年晋之分封?皇子分封地方重镇,执掌军事民政大权,必是生乱之法。”

萧瑀想了想,“那就不封重镇,只封边疆,为朝廷守边。如秦王分封陇右,可不封于秦州、凉州、兰州等地,而分封于河湟谷地的鄯州,此处西邻青海,南接黄河,

是我大唐陇右与吐谷浑、党项羌等的重要边疆门户,秦王封于此地建国,可为国守边。”

李渊对鄯州也算了解,隋朝在此设西平郡,西以赤岭为界,北以祁连山支脉大雪山为界,南边则是黄河为界。

其西边是青海吐谷浑,北边是凉州,东边是兰州,南面是廓州。

地方不小,

但确实也算边疆,可开发的潜力也不小,因为有河湟谷地,六百里的河湟谷地,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宜牧宜耕。

一直是陇右农耕民族和游牧部族反复争夺之地。

如今青海湖那边是吐谷浑汗国,这吐谷浑本来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一路从东北西迁到了青海湖畔,征服了本地的羌、氐等诸部,形成了这么一个以鲜卑慕容为统治阶层,联合了羌氐诸部建立的汗国。

也几百年了,实力也不弱,比不上突厥,但也是边疆一霸。隋朝曾灭过,但很快死灰复燃,李唐这几年也以拉拢为主,可他们也经常袭扰。

李渊真的有些心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