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从此不再是父子
幸福,
是比较出来的。
御宿乡罗家堡的村民,现在就都过的很幸福,因为跟周边的村民们相比,他们现在的日子可是好太多了。
全村几年前一场暴雨垮崖后,剩下了十八户村民,大家在炎炎夏日,也只能在稻地渠边用稻草搭个小棚子生活,白天烈日暴晒闷热,晚上蚊子密集蛙声沸腾,
可几年后,罗家堡现在有了七十二户人家,府兵就占了一半。
有官之家占了十八户。
其它人家就算不是官,没点上府兵,但日子也过的挺好,家里有几十亩地,交给佃户种,夫妻多数是在李逸的庄园、作坊做管事。
收入不低,孩子还在无极书院小学堂读书。
现在的罗家堡,家家户户都盖起了胡基院落,窑洞已经成了放杂物的。
基本上都有奴仆、佃户,有牛有马。
一提起罗家堡,十里八乡谁不羡慕,反正如今罗家堡的人走出去,声音都要大三分。
罗家堡的女儿,附近都争着想娶,罗家堡的男儿,周边女子也都争着想嫁。
这一切的改变,都是无极堡的李逸带来的。
罗家堡大桥边,
听闻李逸回乡,这十里八乡的都来迎接了。
这座木桥,如今也改建为了石桥,更高大更宽阔,再不用担心会被水冲毁,桥上甚至盖上了连廊,成了一座风雨桥。
既能通行,也能休息。
曾经李逸罗三娘他们摆摊卖豆的南桥头,现在大树依然繁茂,而树下的摊子已经升级成了商铺,
从桥头经无极书院,再经郭庄,一直上坡到塬上冯家堡,长长的一条路,两旁都修起了商铺、房屋。
有各种商铺、客栈、邸店等。
大变了样子,这里跟将军营街市一样热闹的很,如今这里隔一日有集市,平时长街商铺也是日日营业。
“咱无极书院现在都有一千多人了,”
桥头树荫下,无极书院的冷秀才董先生跟李逸说道。
小学堂升级为书院,现在有小学部、女子小学部,以及书院本部,还有附属的各个技术培训班,大多是李家自己招的定向委培生,如千金药肆、无极医馆招的医师学徒、药师学徒等,铁匠、木器、漆器、造纸、纺织、兽医等的培训班,
一千多人在这里读书培训,也让罗家堡热闹起来,带动很多消费。
桥头原来豆摊子处,现在是豆店,来来往往的客人都喜欢来一碗,毕竟都知道这家店是李司空发达之前经营的,都说路过吃一碗豆,能沾上点好运、保平安。
李逸坐在店外桥头树荫下,也叫了一碗豆找点回忆,书院山长董秀才,郭庄的村长郭二郎,还有背驼的厉害,说话声音倒是嗓门很大的罗二,以及王乡长、冯乡佐等。
一群老熟人,聚坐一桌,
其它人也只能远远站着陪同。
豆做的很嫩滑,可加蜂蜜也可加酱油,甚至可添加一些肉沫等浇头,也可以加醋,反正各种口味都行,
但李逸似乎吃不出当初的那种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