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郡王打仗又猛,还真没几个稽胡部落打的过他。他击败稽胡部落后,照例是要砍掉首领脑袋,把首领一家老少全没为奴隶拍卖给随军商队。
其它稽胡,抽签,十一抽杀。
倒霉鬼青壮稽胡,就拉出来杀了。他的家人,也全发卖为奴。
剩下运气好的九成,打散安置。
这种铁血镇压的策略,激起稽胡此起彼伏的反抗,可河东稽胡当初被李逸弄残了,现在也打不过李道玄。
于是征剿了两年,
隰州稽胡要么被彻底打服了,要么就是跑了,有的跑去黄河西岸的延州,有的去投夏银的梁师都,也有的往北跑,跑去石州岚州,还有的跑去朔州投苑君璋的。
李道玄经常越界打击,搞的别说稽胡不满,就是他周边的大唐总管、刺史们也不满。
他不久前,甚至率轻骑深入到了马邑境内,袭击苑君璋和突厥人的后方。
李渊也怕这个侄子出事,又怕他过于触怒突厥,干脆调他到洛阳做刺史。
“对稽胡也不能一味的剿杀,还得抚,剿抚并用才行,否则不给半点活路,他们只能反抗了。”李逸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些稽胡就得杀,现在放他们一马,他们假意归降,可将来一有机会就还会做乱的。王兄以前不也说过,这些人畏威而不怀德,不能客气,
起码不能让他们继续部落定居,得把他们打散,否则根本就没法真正控制管理。”
李逸不得不佩服,他说的挺有道理,只是手段相对激进一些,这些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
就说这些稽胡,最早是匈奴人南迁,汉代时就南迁了,一开始倒还是听话的汉家守边犬,可后来乘汉末大乱,就开始不断南下,基本上就控制不住了。
后来五胡乱华,不就是他们带头开始的。
到如今数百年过去,陕晋八百里山谷里,那些稽胡部落,虽说也跟汉人通婚,可仍还保持着很大的独立自主,根本就是动乱之源。
历朝历代都在打击、治理,可始终就是个清除不掉的毒瘤。
李逸这个后来人来看,
要想彻底解决这些人,说到底就是要彻底打碎他们,这样他们才能融入中原王朝,同化为汉族一份子。
否则,他们仍以部落、村邑形态聚居自治,能还保留他们稽胡的传统习俗,那他们就始终不入华夏,就一直是隐患。
如今的稽胡,
中唐以后他们的基本地盘,后来就成了入迁党项的基本盘了,晚唐五代,到宋朝,党项越发壮大,最后建立西夏。
稽胡不除,那他们也一样会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
“什么时候去河北?”
“这几天吧。”
“那我们同行,我一起去洛阳。”
李道玄又喝了一大口柿子烧,“其实我觉得朝廷应当让你做并州大总管,如今突厥颉利可汗不断入侵,河东形势不稳。
可圣人却相信李大恩、李开道这些人,还让齐王领并州大总管,让窦琮做并州大总管府长史,河东当初是王兄你守下来的,是我们和秦王一起击败了刘武周宋金刚,夺回了河东。
面对突厥,我想不明白,陛下为何舍近求远,放着王兄和秦王不用,反而要再用曾经弃太原城而逃跑的齐王,和没在河东之战中出过力的谯国公,为啥呀?”
“我率兵去马邑袭击突厥人,结果陛下还把我调去洛阳。”
李道玄喷着酒气,很不满。
“你喝多了,别喝了。”李逸不让他再胡说,这些话传到皇帝耳中,可不好。
“我没醉,我就是不服气,就好比庐江王李瑗,你说他立过什么功?他安抚山南,尽打败仗。
王兄你去山南,却能横扫山南四十州。
现在李瑗却成幽州大都督了,凭什么啊,他李瑗的功绩,还不如我呢,我当这个幽州大都督都比他有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