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476章 书生意气(第2页)

第476章 书生意气(第2页)

“朝廷收复河北虽然很顺利,可我觉得朝廷正犯一个大错,虽说连年大战,也需要休养生息。

南方也需要统一。

可现在不是休养生息的时候,是需要抢夺时间。

拿下河北就能高枕无忧了吗?不,还有苑君璋还有梁师都,甚至李开道、李大恩也并不能完全信任,

尤其是河套地区还得马上收获,要与突厥争雄,那必须得防御于阴山。

最好是能如当年北魏一样,在阴山北设六镇,出阴山设防。而不是把河套拱手相让,退守长城。

退守长城,那就休想遏制突厥,只能疲于应付突厥的入寇。”

“现在朝廷本应当立即出兵代北,出雁门关,夺回朔州云州蔚州等,防御外长城,

若是能够出兵朔方,把盐夏的梁师都灭了,那么就能进军河套,收复丰胜,继而筑城戍边,图取阴山。

只有把阴山以南都收复,屯兵于阴山以北防御,才能真正的攻守易形,与突厥决战。”

李逸频频点头。

谁说书生就不懂军事?

魏征就挺懂的,他也许不懂战术指挥这些,但人家有大局观,懂战略。

魏征的话听着像是酒后胡言,很是激进。

可李逸现在也算是战略、战术都懂一些,加上他这未来人身份,当然知晓魏征说的很对。

可问题是,

好多事情并没那么简单,军事和政治是分不开的,而除了国家,还有皇帝呢,国家利益有时跟皇帝利益,他也会相冲突的。

如果以国家利益为最高,那么眼下就应当让李世民出镇太原,率兵北伐,着手先接管李大恩的代州,再出雁门攻取苑君璋的朔云,也就是内长城以外,外长城以内的这大片区域,

最好是顺便把李开道控制的怀戎山后,燕山一线的檀、蓟等地也接管过来。

把这些边塞地区拿下,大唐才能安稳河东和河北,才能御敌于外,不让突厥可以长驱直入,随意抢掠。

同样的,李逸这几年战功了得,仅次于秦王,那么也应当把李逸安排到灵州,让他率兵先灭掉朔方梁师都,这样就能护卫关中渭北,也能图谋河套。

一步步的向北推进,御敌于外,最终把突厥赶到阴山以北。

秦王李世民、武安王李逸挂帅,再次合作,相信大多数人都相信他们能击败突厥,

可皇帝不会同意。

李世民能打,可皇帝却一直在防范着秦王,同样道理,李逸也能打,但皇帝宁愿让李瑗镇幽州、杨师道镇灵州,也不会让李逸再到前线。

都是不想给他们更多立功机会。

“休养生息两年,积蓄力量,打出的拳头也会更有力量的。北方几乎平定,那现在全力平定东南也没错。”李逸也只能如此说。

“现在错失良机,以后可就要费更大代价的。”魏征感叹。

李逸给他再倒满酒,“我再回河北,也是恢复生产,奖励耕织,师兄也说,民富才能国强。

先让河北百姓能安稳下来,起码能填饱肚子,不再典妻卖女,四处流荡,也是很有必要的。

否则大唐打下再大的疆土,可百姓也不会觉得有多自豪幸福。”

“你说的也对。”魏征红着脸,吐着酒气点头。

“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什么盛世治世,若是百姓饥饿,又叫什么盛世呢。

什么时候,天下数百州千余县,若是粮价都能降到斗米二三十钱,那才是真正的盛世来临了。”

魏征来长安才半个月,

可几乎每天都要给朝廷上一道奏疏,给朝廷进谏,他能看到大唐的许多不足之处,上至皇帝下至小吏,从朝堂到地方,问题层出不穷。

可惜他的奏章几乎都没有什么回音,如石沉大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