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484章 姜是老的辣(第1页)

第484章 姜是老的辣(第1页)

第484章姜是老的辣

“隋开皇年间,太行以东的河北平原一片繁荣,幽蓟桑叶暗川原,黎阳仓收储河北诸州粮食,储粮三百万石。”

卫州,黎阳。

李逸一行自运河行船至黎阳,看着黎阳山下的黎阳仓城,大家都很感慨。

当年瓦岗崛起中原,就是靠着拿下了洛口和黎阳两座大粮仓,这才能号令中原各路义军。

黎阳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以来水源丰富,境内有黄河、淇水、卫河等,水路交通发达,东汉末袁绍就在黎阳储藏粮食。

后来曹操修建以邺城为中心的漕运系统,南通黄河,北达边塞,更使得黎阳仓吸收河北仓粮的能力大大提升。

从汉到唐,皆在黎阳大伾山北麓置仓城。

“这个位置选的好啊,襟山带河,黄河横贯其境,而位于黄河折弯下游的黎阳津,更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是南北交通要冲。”

汉魏以来,黎阳就一直是军事重镇。

史书记载里,在这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

黎阳仓城距离黎阳县城仅两里,修在大伾山南麓,易守难攻,隋炀帝开通永济渠运河后,仓城西靠永济渠,东临黄河,水运便利。

李逸一行人进入黎阳仓城。

仓城还在,

可已无粮食。

黎阳仓全盛时储粮三百万石,修建有许多地下粮窖,这些地下粮仓,在这里的气候条件下,储粮有很大优势,防风雨,防鼠雀,防水火,防盗贼,

储粟谷,可存十年。

选在大伾山上的黎阳仓,土质干燥纯净,既便于交通运输,又能很好储藏。

“当年征辽东时,连江南的粮食也运来此处,运粮船连绵河上数百里。”

亲历过三征辽东的人,每提到那事都不由的叹息。

大业中的隋朝,那是何等强盛。

国家各大粮仓储粮数千万石,带甲百万,可硬是死磕辽东高句丽,最后搞的民怨沸腾,忽然就亡国了。

曾经黎阳仓积攒的数百万石粮食,

反倒是后来成了杨玄感、李密等人叛乱起兵的本钱。

隋朝当年是真富有,

杨广这才能够东征西讨,又是建东都又是挖运河的。

汉武帝当皇帝几十年,穷尽一生,把国家都快搞的油尽灯枯了,也只做了北伐匈奴这么一件事。

隋炀帝杨广在位十来年,却是搞了无数世纪工程。

马周指着那空空的一个个地下仓,“什么时候黎阳仓中,三百万石粟再积满,天下也就真正又由乱到治了。”

云定兴觉得说难很难,说易也易。

“想当年隋文帝刚称帝时,天下还未一统,经历了三百余年大分裂,可他用了并不算久的时间,统一中原,然后北击突厥,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很快全国安宁,户口大增,仓储丰实,南北民众得以休息,社会空前繁荣,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盛世。”

“文帝用了八年时间统一南北,二十年间,天下无事,海晏河清,朝野欢娱,人物殷阜。”

大唐现在面对的局面,再怎么说也比当年杨坚那时要好的多。

毕竟大业末虽乱,但也没乱几年,还经历了隋开皇盛世,大业初中期也是很兴盛的。

现在朝中许多大臣就认为,只要拨乱反正,便能重新恢复盛世。

废掉炀帝那些乱七八糟的政策,恢复到隋文帝时的政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