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翊也给他们机会,接连换了好几道考题,又筛选出来十七名合格的医土。
在他这样的行家看来,这些人绝对达到了及格的门槛,甚至还有些人可以用优良来形容。
这么一来,给到了大家甜头,让不少怀有真才实学的医士们看到了希望。
胡翊终於开口对眾人说起道:
“大明刚刚开国,走到第二个年头。
新朝新气象,本官既然来了太医院,自然也要做一些正事,匡正些弊端,
你们其中有真才实学之人不在少数,都不用怕,本官不会冤屈一个坏人,也不会埋没任何一个人才。
只管等我后面安排你们考校即可,话就摆在这里了,只要你们有本事,该升太医的升太医,本官自会向朝廷保荐。
必不会叫你们的努力百费!
当然,那些鱼目混珠的、心中有鬼的,也都一个个掂量著点,查到你们时,可不会心慈手软!”
此话一出,底下立即响起了两极分化的声音。
胡翊获得了许多支持者,成为了公平、正义的化身。
但对於医士中的混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塌了的消息·
胡翊做出了承诺。
今日又当著大家的面,选择了信任张景岳,冷落戴原礼和徐彦纯。
駙马爷要扶持张院判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
太医院的格局和势力,自今日开始,就要明显的改变了。
从提议考核,到分化医士,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后。
胡翊可以说是在太医院站稳脚跟了。
再也不会出现他一人提议,一群人反对,自己战一群人的状况发生。
但这只是革新的第一步。
既然向那些有才的医士们承诺了,要择其优者晋升太医。
有人升,就必然有人降。
如今的太医名额稀缺,若非崔医士、徐医士这种隨军救治,立有大功的,可以破格提拔以外。
名额基本是不会多出来的。
在跟这些医士们承诺过后,胡翊便將张景岳叫到自己面前。
“张院判,你先前说太医院里有许多滥等充数之辈,主要都集中在何处啊?”
胡翊其实早就知道,但他要张景岳说出来,看看意见是否一致。
张景岳立即將十三科的名册展开,手指著祝由科和正骨科,提出了自己看法:
“附马爷,咱们太医院现有太医,共132名。
若按著十三科均分,每科就该是十名,可光是这祝由科就有太医11名,正骨科现有太医13名。
您不觉得蹊蹺吗?”
胡翊点著头,看起来张景岳与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
洪武年间的太医院,十三科分別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
咽喉、伤寒、接骨、金、按摩、祝由。
其中以大方脉科最为紧要,就是现在的內科。
平日里,诊治最多的也是这个科,一般来说,这个科太医的数量大概占了30名以上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