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 第159章 不听你的咱这大明就要亡国嘍(第4页)

第159章 不听你的咱这大明就要亡国嘍(第4页)

“岳丈,这个关键点並不在於岁禄多少。

而在於宗室数量限制的问题,岳丈不设数量限制,宗室们只要不断生孩子,就能拿到岁禄。

那大家往后,什么事都不干,就坐著纳妾生孩子就能赚取朝廷岁禄。

倘若一个人纳上百个妾,生五六十个儿子,照这么干下去,无论您定下多少岁禄,大明都要被拖垮的。

大明国库供得起几万宗室,供得起几十万、几百万张宗室的嘴吗?”

胡翊说的这一点,正是明朝中后期不断在发生的真事。

有亲王纳好几百个姬妾,甚至还有上百个儿子的。

就比如嘉靖时期,朱这一支传下来的宗室里面,有一个叫朱济嬉的庆成王。

这哥们儿妻妾上百人,子女过百,孙子就有一百六十多人。

他儿子袭爵之后,又娶妻妾上百人,生了七十多个儿子。

巔峰时期的庆王府宗室,祖孙四代共有朱家子孙1848人,消耗岁禄达到11万石禄米。

而庆王府所在封地汾州府,当时一年收缴上来的税赋,才不过16万石禄米而已。

不止是这哥们儿。

正统年间,晋庄王朱钟鉉纳妾一百二十多人,生下子女一百二十多人。

到嘉靖皇帝坐朝之时,当时整个山西一境,一年的税赋收入是152万石。

单是供养晋庄王这一家宗室,就要掉其中的87万石禄米。

整个山西一多半的赋税,居然要拿出来养朱家的儿孙。

这么昏的决策,也就是朱元璋这人骂不得,骂了容易投胎重开。

要不然的话,胡翊嘴里可没好话。

再说他这决策后面的结果。

宗室消耗大到难以为继,文官集团掌权后,皇帝被架空,赋税又收不上来,只好拖著宗室的禄米不发。

再加之朱棣是因为靖难之役上位的,担心朱家宗室们不服管,后面再来一次靖难。

因而定下铁律,朱家宗室不可经商,不可务农,不可为官,什么都不能做,只能被朝廷养猪。

到最后,朱家宗室连自救都做不到,饿死者极多。

甚至还有阉割子女,送进宫中做太监买卖的情况发生。

由此,限制数量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胡翊给出的主意,就这两条。

第一是砍四级爵位。

第二是限制宗室数量。

朱元璋虽然感到为难,在经过胡翊为他算了一遍帐之后,也意识到这玩意儿是个无底洞。

他自己也在琢磨著。

池子就那么大,倘若不加以限制,里面的水迟早是会溢出来的。

照这样滚雪球似的生养,一两百年后,朱家子孙就达到几十上百万人,还养得起个屁!

整个大明就都给拖垮了。

所以这四级爵位必须得砍!

下定决心后,朱元璋便在心里认定了这第一条,可以进行採纳。

主要是这第二条过於棘手了,你怎么才能限制宗室数量?

难道用明律规定,但凡朱家宗室,每人生养子女不得超过十人吗?

这也不太可能,况且生孩子这事儿又不能掌控,谁能说得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