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说带解释,再加之在白纸上书写记录,终於令朱元璋和朱標父子都看懂了这个体系。
有了这一套东西,朱元璋一边琢磨一边点著头,脸上带著喜色,激动道:
“可升可降,全看子孙有没有功劳,这真是个好主意!
说起来,到底比咱先前定的那玩意儿好用。”
就连朱標也是赞同极了,点著头道:
“子孙们爭气,便埋没不了,子孙们不爭气,就也怪不得祖宗!
更怪不得爹!”
胡翊便顺著这个话头,继续往下说起道:
“岳丈只凭一个碗,最后打下了大明天下。
子孙们拿著朝廷给的岁禄,这日子也比您一开始好的太多了。
都这样扶持了,再若是不学无术,不给朱家皇族爭气,把日子过差。
那也確实怪不得您了。”
朱元璋点著头,深以为然道:
“这话说得对,咱这辈子,就恨那些不做事的懒散閒人!
子孙们真要是如此懒散,那趁早叫他们滚蛋!
咱大明宗室可不养这些混帐不学无术的子弟!”
这件事就被胡翊顺顺噹噹的化解掉了。
对於女婿又为自己解决了这件事,朱元璋的心里面,著实很感慨。
上苍能降下这么一个女婿,接连帮他解决了大明钱事革新和宗族亡国两件大事,实在是帮了他大忙。
原先觉得朱静端嫁给他,有些委屈了。
后来就觉得,郎才女貌,还都挺般配。
到现在,他又改主意了,只觉得朱静端不止嫁对了人,自己更是找对了女婿。
整个大明也因他而受益!
一想到此处,朱元璋就想再封胡翊一点什么。
但现在的情况,那些在外打仗的北伐將领们还未归来,若要论及功劳这东西,那些人身上又有的是开国之功。
胡翊跟他们没得比,自然不好加封的太过,
这时候朱元璋就在心里埋怨起来了,心说自已这个女婿是不是身体有毛病啊,咋就生不出孩子呢?
都这么久了,还没有个子嗣,实在是可气!
你但凡要有的话,不好直接封女婿,自己封赏皇外孙也行啊。
一门两荣耀,这是多好的事?
想到此处,朱元璋只得开口说道:
“再赐你三千两白银,五百两黄金,三千贯宝钞。”
他又一琢磨,开口道:
“之前给你赐田五百亩,现在咱再赐田两千五百亩。
就从苏州府划归一片土地赐你吧。”
如此一来,加上朱元璋之前给的赐田,胡翊名下便有赐田三千亩,也就是三十顷地。
苏州文是產粮大区,土地肥沃。
“谢岳丈赏赐。”
胡翊立即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