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们的故事写下来,传出去,哪怕只是写成一本没人看的小说也好。
只要还有人读,我们就还活着。”
画面戛然而止。
舱内陷入沉默。
只有引擎余温发出的轻微噼啪声,像是宇宙深处传来的鼓点。
忆质呆坐良久,终于伸手取出那枚存储器。
它小巧冰冷,表面刻着一行细小文字:**“麦田不会永远燃烧。”
**
她将它贴在胸口,闭上眼。
三天后,穿梭艇降落在璃月港外围荒原。
这里曾是旧时代贸易枢纽,如今只剩断壁残垣与风蚀石碑。
远处城市灯火辉煌,摩天楼群耸入云霄,游客熙攘,商贩吆喝,摩拉叮当作响??一切如常,仿佛宇宙深处那场惊心动魄的争夺从未发生。
但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
她在一处废弃仓库建立临时据点,用黑市渠道购入量子终端,开始整理火种遗留的数据碎片。
每一段影像、每一行代码、每一个名字,她都仔细归档。
洛索斯的名字被她放在首页,附言仅一句:“他用五分钟换来了六小时。”
与此同时,全球网络悄然出现异动。
一些边缘论坛开始流传一首诗:
**“麦田燃尽处,余烬藏春种;星河断裂时,独行拾穗人。”
**
起初无人在意,以为是某个文艺青年的即兴创作。
可渐渐地,有人发现这首诗会在深夜自动出现在电子书阅读器的推荐页,或是智能音箱误播报的内容里。
更诡异的是,某些患有记忆衰退症的老人听到后,竟会无意识地接上下一句。
博识学会注意到了。
调查令迅速下达,关键词封锁、IP追踪、服务器查封接连展开。
但他们越是压制,这首诗传播得越广。
有人在街头涂鸦,有人将其编成童谣教给孩子,甚至有程序员将它嵌入开源软件的注释行中,称之为“文明彩蛋”
。
而在璃月港最高商会大厦顶层,一位身着深色长袍的老者静静望着窗外。
他是现任商会仲裁官,掌管整个提瓦特东部经济命脉。
桌上放着一份绝密报告,标题为《关于T500异常信号源的初步分析》。
他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一句话:
**“所有接触该信息的个体,脑波图谱均显示出相似的共情峰值,特征接近‘集体记忆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