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炽年长明 > 新生(第2页)

新生(第2页)

她的目光这次没有躲闪,而是平静地,甚至带着一丝寻求认同的意味,迎上母亲焦虑的视线。

“昆城的医生也认为,彻底换个新环境,远离现在的……人和事,对我的恢复会更有利。”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恳切,“那里……有你在身边,我可能会觉得……更安心一些。”

这个理由,远比之前任何模糊的借口都更具分量。

它不仅仅是一个诉求,更是一种无声的依赖和求救。柏岚任教的那所县二中,或许在升学率上略逊一筹,但管理氛围相对宽松,更重要的是,她能将女儿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日夜看顾。

经历了丈夫不堪的背叛和女儿数次在生死边缘徘徊的惊吓,柏岚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声音,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女儿,给她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港湾。

看着女儿虽然面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中那丝微弱却真实的、向她寻求依靠的光,柏岚的心像是被泡在温水里,酸涩又柔软。

所有关于转学手续的繁琐、学籍调动的困难,以及可能需要动用的、本已拮据的人情关系,在女儿这句“有你在,更安心”面前,都变得轻如鸿毛。

她没有再追问那些隐藏在冰山下的、更残酷的具体原因。

那些伤痕,需要更长的时间,或许一生都无法真正愈合。她只是伸出那只没有拿刀的手,轻轻地、紧紧地覆盖在女儿依旧冰凉的手背上,仿佛要将自己的力量传递过去。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沉稳与决心:“好。妈妈来安排。下学期,你就跟妈妈一起去二中。”

这个简单的“好”字,像一块坚实的基石,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里,为母女二人重新划定了一块可以相互取暖、共同支撑的微小阵地。

……

暑假在闷热和蝉鸣中流淌,也带来了那个在小县城里引起轰动的消息——黎予,以源江县理科状元的身份,考上了沪市的华旦大学。

消息是徐乔乔带来的,她依旧小心翼翼。耿星语听着,脸上很平静,只是握着水杯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一下。

沪市。华旦大学。

那是她们曾经并肩趴在教室窗台,指着远方天际线,带着懵懂憧憬和隐秘野心,悄悄谈论过的梦想之地。是象征着自由、繁华与无限可能的远方。

黎予做到了。

她不仅抵达了,而且是以最璀璨、最无可争议的方式,为她奋笔疾书的青春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她真的像一只羽翼已丰的雏鹰,勇敢地挣脱了所有的羁绊,头也不回地冲向了那片她们曾共同仰望的、广阔无垠的蓝天。

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在她胸腔里翻涌、发酵。尖锐的刺痛感,如同细密的针脚,密密麻麻地扎在心房上——

那个曾与她共享过秘密和梦想的人,终究独自踏上了繁花似锦的征途,而她们之间,横亘着的已是无法跨越的时空天堑和再也无法重合的人生轨迹。

但同时,一种巨大的、近乎悲壮的释然感,也如潮水般缓缓漫上心头——太好了,这样真的很好。

黎予的人生,终于可以彻底洗刷掉与“耿星语”相关联的所有不幸、阴郁和污名,走向那条她本就应行走的、铺满了阳光和鲜花的康庄大道。

她微微低下头,掩盖住眼底所有翻腾不休的情绪,只是从喉咙里发出一声轻得几乎被空调声淹没的:

“嗯。”

然后,便重新陷入了沉默,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

徐乔乔看着她这副将自己紧紧包裹起来的模样,心里像是堵了一团棉花,闷得发慌,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笨拙地寻找其他轻松的话题,试图驱散这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那天晚上,她依旧站在顶楼的阳台。盛夏夜空深邃,繁星点点。

她想,学校里那棵凤凰木花期应该已经过了吧,她几乎能看见浓密的绿叶在夜风中沙沙作响,不再有夺目的红,却多了一份沉静的生机。

她想起那张存储在相机深处、永远不会冲洗出来的模糊照片。

想起自己发出的、那条冰冷决绝的分手信息。

想起在昆城医院里,那些在药物作用下勉强获得的、支离破碎的平静夜晚。

一切都将截然不同了。

她即将告别这个承载了太多痛苦记忆的一中,转入母亲所在的二中,在一个相对陌生、或许能让她真正喘息的环境里,继续她未竟的、或许依旧艰难的学习生涯。

而黎予,将奔赴那座光怪陆离的国际都市,开启她充满无限可能的、闪闪发光的大学生活。

两条曾经在青春轨道上猛烈碰撞、短暂纠缠、又痛苦分离的线,在命运的拉扯下,终于彻底地、义无反顾地、朝着再无交集的远方,延伸而去。

她们的故事,仿佛就在这个星光璀璨、闷热却暗藏凉意的夏夜,随着最后一缕若有若无的凤凰花香气彻底消散在风里,真正地、彻底地落下了帷幕。

那些最初的心动、激烈的碰撞、刻骨的误解、深切的伤痛与所有未曾说出口的告别,都被一同封存在了身后那片渐行渐远的、曾经如火般燃烧过的夏日风景里。

前方,是迷雾笼罩、需要她们独自跋涉的、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