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阵,再度响起了长长的号声,同时前方旗帜摇动,魏大胡子在喊着什么。
他那话刚刚出口就被秋风吹散,位于后阵的朱长青只能听到自家哨总粗犷的嗓音,却听不清对方具体在说啥。
不过朱长青知道,出发的时候到了。
他回头向身后本旗队的同袍叮嘱道:“还是双列行进,跟好了,不要乱,也不要掉队。到了地方以后,下马头一件事记得先用火折子把火绳给点上,其他的先不要管,先点火绳!军法队的人会查的,查到有没点火绳的,是要
杀头的!”
朱长青原先是火器局火铳队王二狗旗下的一个小队长,王二狗死在了襄京之乱中以后,他本来有意想要竞争一下王二狗留下的那个旗总位置的。
结果被冯有材抢了先。
晋升无望的朱长青,便参加了龙骑兵的选拔。他火铳射击,装填的成绩是那一批里最好的,毫无意外的被选中了。
到了骑马步兵哨队以后,也升了一级,成为了旗总。
他这时还想要再多叮嘱几句,只是前方阵列已经开始移动,朱长青低吼一声:“出发!”
随即驱动座下马匹,领着本旗的士卒,跟在了大阵后头。
整个龙骑兵哨队的最前方,相隔三里左右的位置,另有一支十人左右的斥候队。
这些斥候携带千里镜和旗帜,每遇有桥梁、山头等险隘之处,即先行哨探地势与情报,确认无误之后,则挥动旗帜,指挥大队通过。
骑马步兵哨队行进速度很快,约莫一个多时辰,即到达指定位置。
何沟口的地势和魏大胡子得到的情报差不多,整体是后方和左右两边高,面向丹水的方向有一个开口,呈喇叭状。
汉水北岸和丹水东岸的这一边光化县的土地,虽也有起伏的丘陵,但基本上还是以农田或者废弃农田为主,并没有成片的树林。
而丹水西岸,地势骤然抬升,山林茂密。
何沟口这里,便是一处天然的,绝佳的林场。
骑马步兵哨队在距离何沟口四百步左右的时候下马,司号手吹起长号,龙骑兵将缰绳交予马夫后,又迅速的点燃火绳。
如今襄樊营的龙骑兵,列装的还是用火绳引燃火药的鲁密铳,暂时还没法像欧洲使用燧发枪的同行们那样,下马就打。
不过对于同时代的明军而言,这已经是从未见过的船新版本了。
何沟口处,大约只有不到一百人左右的明军看守。
这些明军还大多数都是没什么战斗力的老弱病残。
当那些衣着鲜艳,头上带着簪缨帽,看起来如同虾子一般的龙骑兵,迈着齐整的队列,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驻守在何沟口处的明军们,个个目瞪口呆,人人茫然失措,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果有参加过丹水口之战的人在这里的话,第一时间就能够认出来,这是襄樊营的骑马火铳兵。
可惜那些参加过丹水口之战的精锐骑兵,又怎么会守在这里?
如果郧阳来的这些明军,有宣教队,有长官做每日战情简报的话,他们在错愕之后,也应该能够连蒙带猜的猜出来,这些人来自哪里,是干什么的。
可惜这些他们也没有。
他们只是在错愕之中,眼睁睁的望着这些穿着红色战袄,举着火铳,走起路来帽上簪缨不停摇晃的家伙,列好队以后,一步一步的向着他们靠近。
耳边尽是密集的,连连不止的鼓点声。
在那让人听着就惊心动魄的鼓点声当中,这些红衣服战兵们,不停地向着何沟口的方向靠近。
终于,留守此处的明军中,有人意识不到,开始试图用各种方式反击。
这些明军当中,也有不少的鸟枪,有人举起来想要放,却发现火绳没有点燃。
着急忙慌的就着火把点燃火绳之后,又不知道铅子和引火药放哪去了。
一番折腾操作之后,终于是稀稀拉拉的放了几枪,却是其中一支鸟枪因为缺乏维护,加上操作不当,铳管没有清理干净,导致施放之时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