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那陶蒺藜还带着一点提前量,仿佛就是为了要封堵王光恩向前逃窜的道路。
王光恩这一惊岂是非同小可?
在如此近的距离之下,对方又预判封堵了他的路线,王光恩顿时吓得浑身汗毛倒竖。
他来不及再去思考别的什么东西,本能地就身子向左歪倒,藏在了马肚子的后面。
陶蒺藜实际就是个威力更大的炮仗,爆炸之后主要靠带有棱角的尖锐陶瓷碎片来造成杀伤。
只要躲在马肚子的后头,即便是陶蒺藜正中目标,也有马身为他吸收伤害,一时并不会致死。
至于之后怎么办,已经不是他这时能够考虑的问题了。
见那陶蒺藜掷过来,受到惊吓的不仅仅是王光恩,还有就在王光恩前头开道的王二王光兴。
在陶蒺藜飞过来的途中,王二还想伸手去够大哥那匹马的缰绳,将其拉过来,但他座下的坐骑比王二反应的更快,嘶鸣一声,撒开四蹄飞奔了出去。
转瞬间就奔出了十余步。
这时从东、南两面涌来的乱兵越来越多,如海水一般,立刻就将王光兴身后那片区域给填满了,并着王光兴继续向前。
受到惊吓的马匹一点也不停留,继续发足向前狂奔。
王光兴一面牢牢地攥紧缰绳,勉力控制着坐骑前进的方向,另外一手中的马刀也不停挥舞,驱赶起前头各种人形障碍物。
他几次想要回头,但根本没有办法稍稍停留片刻。
不知道奔出了多远,等到周围稍稍空了一些,王光兴这才猛地察觉,身边不仅是大哥,其他人也都不知道何时走散了。
王光兴抬起头,见营门就在前方不远。
可茫然四顾,周围全是各种各样,做着各种表情的陌生人们。
一种从未有过的巨大孤独感,毫无征兆的排山倒海来袭。
转瞬就将他紧紧包围起来。
身后隐隐约约的传来了:“捉住王光恩了,捉住王光恩了,捉住王光恩了”的声音。
伴随着那隐隐约约喊声的,却是两道更大更响亮也更为整齐的声音。
那是洪亮的歌声。
那是“襄樊儿郎胆气粗”的歌声。
那是此前在丹水河畔,王光兴听过的襄樊营士卒们齐声高唱的歌声。
听着这样的歌声,望着身边早已不知何处去的大哥以及甘陕老兄弟,王光兴眼眸内闪过一幅又一幅的画面。
那些画面飞快地闪烁,最终定格在了一处场景之上。
那是四十几天之前的九月初三日,襄樊都尉韩再兴领十三轻骑涉渡丹水的画面。
王光兴侧头东望,深深地望了眼远处歌声传来的地方,几滴混杂着屈辱与不甘的晶莹泪珠垂落而下,冲淡了嘴角的血迹。
他嘴唇翕动,低声说了句:“姓韩的,老子改主意了,失败的窝囊和耻辱,实在是太难忍受。老子到四川去寻八大王,也不会投降与你!”
说罢,他双腿猛地一夹马腹,驱动着座下的战马向前奔出,很快就消失在了浓郁深沉的夜色之中。
再也看不见半点身影。
ps:求月票,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