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葬明1644 > 第164章 劝进(第3页)

第164章 劝进(第3页)

当时一百多里外的襄阳城,遥远的就像是在天边一样。

目之所及,“新手村”内,也仿佛到处都是伸伸手指,就能够将自己给捏死的“怪物”。

而自此之后,韩复又多次来过左旗营附近。

就在四十几日之前,还由此涉渡,过江而去,大败明军王光兴所部,由此拉开了郧阳镇明军走向崩溃瓦解的帷幕。

并且,根据之前的种种线索,韩复严重地怀疑,自己就是左旗营巡检司里的某位弓手??尽管他后来查阅了光化、襄阳的资料,并没有在相应的名册上找到自己的名字。

即使是与左旗营有着如此多的缘分,但这还是韩复头一次真正的踏足此处。

两百多天之前,那个拔剑四顾,心怀茫然的踏上征途的少年郎,走了一圈回到终点之时,就是在此擒获郧阳总兵,奠定襄陨之主的地位的。

人生际遇之奇妙,莫过如此。

左旗营巡检司在数月之前就遭火毁,数月之来,又多次遭遇兵灾,早就成为了一片白地。

除了先前留下的壕沟、土墙之外,几乎看不到半点原先的痕迹。

而扎在此处的明军营地,昨夜也被战火烧毁大半,一眼望过去,到处都是满目疮痍的样子。

当然了,满目疮痍是对于失败者来说的,对于韩复这个毫无疑问的胜利者,征服者而言,这些景象,就是结算界面的具象化了。

他并不着急赶路,而是饶有兴致的欣赏着周围的景致,充分体会着做赢家的感觉。

自觉不自觉地与前面引路的人拉开了点差距。

果然,张全忠立马快步凑了上来,低声说道:“大帅,吴大人方才那番话,要不要记录在下一期的襄樊抄报上?"

按理来说,这些官员拍马屁,表忠心的话,都是应该一字不落的抄录,甚至做一点艺术加工,登载在抄报上,以作宣传的。

用韩大人的话来说,这是所谓的构建“合法性”的一部分。

但刚才吴鼎焕说的那番话,有点太过激进了。

“只知有韩大帅,不知有其他”这句话单看好像问题不大。

但是。

这句话的上一句是韩大帅说,大家都是永昌皇爷的赤子。

那么,吴鼎焕以此作为回应,就实在和公开谋反没有太大区别了。

属于激进派都觉得有些激进的那种。

这还和襄樊营士卒平日高唱的“当韩大人的兵,听韩大人的话”不同,毕竟韩大人本身就是领兵官。

在如今这个时代,武将要求家丁,士卒绝对忠诚于自己,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但吴鼎焕是什么?

吴鼎焕是正儿八经地大顺朝廷任命的守牧官,是光化县令,是代天牧民的存在,而他所代的这个天,指的就是大顺天子。

现在,吴鼎焕一副不知有天,只知有韩大人的样子,一门心思要当韩大人的私臣、家臣,这是想要干什么?

和劝韩大人割据自雄,又有什么区别?

这等大是大非的问题,哪怕是张全忠也不敢擅专,只能请示韩大人。

“张总教以为要不要抄录?”韩复目视前方,仿佛是在和空气对话。

我觉得要不要抄录?

张全忠怔了一下,总觉得是这道送命题。

他脑袋转得飞快,很快就想到了在左旗营外韩大人的表现,心念电转间,终是觉得还是保守些为好:“大帅,小人觉得还是不抄录的好。或是将大帅上一句话稍作修改,以使得吴大人的下一句话不那么刺激眼球,如此方为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