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韩复也懒得去过分的争取,不投降那自己就派兵去打。
正好能够以战带练,刷一刷经验。
除此之外,鄂西这边各路土匪那真是多如牛毛,不完,根本不完。
韩复一点不愁没有可以练兵的地方。
交代了此事之后,韩复又望向了身后那个跛脚的工匠。
见状,李铁头连忙招手道:“杜瘸子,你赶紧过来,给韩大人介绍一下你造的那铁锹。”
“是。”
那杜瘸子背有些驼,身上胡乱裹着些什么衣物,他跛了一只脚,走起来肩膀一高一低,不住地摇晃。
杜瘸子两手各拿着一支铁锹,晃晃悠悠的走到韩复面前,双膝跪地道:“小人杜瘸子,见过大人。”
“起来说话吧。”
韩复虽然从未在襄樊营内推广过跪礼,但他身为“鄂西王”,总是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些人见着自己,总是习惯性地要跪。
每次都要提醒和复述一遍襄樊营不兴跪礼的话,未免太过迂腐、繁琐,韩复有的时候也懒得像复读机一遍又一遍地说。
这时等那杜瘸子起来以后,又温言问道:“你原先在总工坊戴家昌手下做事吧,大号叫什么?”
“回大人的话,小人没有大号,腿没有病之前叫杜五一,瘸了以后人家就都叫杜瘸子了。”
杜瘸子低着头,又说道:“总工坊那边戴主事要求得严,小人嘴笨,又瘸了一条腿,不讨主事的喜欢,戴主事便让俺到掘子营这边来。”
“你娘的,杜瘸子,你跟韩大人说这些作甚?!”李铁头现在是准营级的干部,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在码头上扛包的苦力了,如何听不出来这杜瘸子是在告黑状?
韩复脸色不变,仿佛没有听到这句话般。
戴家昌、刘有弟、魏大生、王积善、王来双这几个人,都是匠户出身,也都是最早在桃叶渡就跟着自己的老人。
王积善和王来双这两个人,都年过五十,原先给队伍做饭,负责勤务方面的工作。
王积善如今还在勤务处,而王来双到了襄阳以后,先是被抽调去卷烟工坊干活,反而因祸得福,如今任商事房的主事,负责烟行方面的工作,可谓是真正的翻身了。
戴家昌、刘有弟、魏大生这三个,则是干着工匠方面的活儿,相互之间抱团抱得很死。
泥瓦匠出身的魏大生还好一点,先是被派去了澳门,从澳门回来以后又被扔到了屯事房,负责屯堡建设方面的事情,和戴、刘两人联系的没那么紧密了。
而戴家昌和刘有弟这两个仍留在总工坊的人,则渐渐骄纵起来。
尤其是戴家昌。
已经很多次带头排挤新来的匠人,赵有德他们刚到襄阳的时候,就被排挤的相当难受。
一直以来,中军衙门也时常能够接到对戴家昌的举报。
没想到在这里,还能听到类似的声音。
思绪纷呈间,韩复望向了杜瘸子拿在手中的一长一短两把铁锹,见状,那杜瘸子连忙说道:“这两支铁锹,便是小人按照李干总转述大人的要求,打制出来的。其中长的这一把,便是那。。。。。。那全尺寸的。这铁锹打得重,咬地
颇深,掘一锹,可令地塌三寸。用的是郧西铁厂的铁料,淬火之后能打出脊骨来,甚是坚实,能挖得动石块,掀得开砖土。此锹连木柄全长近四尺,重近四斤。”
介绍完了那长的,杜瘸子又晃了晃手中那柄短的道:“这个短锹,是小人照大人的图样打的,刀脊平直,能铲、能刨、能除草木,应急之时也能用作兵刃。小人原先不知道铁锹还能制成这般模样,打制之后,才晓得如此这
般,确实是好用方便。”
杜瘸子一边介绍,一边还不忘把韩大人给夸了一遍。
韩复也是心道,谁说这杜瘸子嘴笨了,这不是挺会说话的么?
分明就是个又红又专的技术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