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葬明1644 > 第175章 白衣道士(第1页)

第175章 白衣道士(第1页)

尽管秋季战事结束之后,襄樊营班师凯旋,荆湖一带直到明年开春,都是“太平无事”的时间。

但那是对别人说的,在权力体系高度集中的襄樊营,任何人都可能无事,但对于他韩再兴来说,是根本不可能清闲无事的。

有太多太多需要他处理和决策的事情了。

昨天晚上借口军务缠身,没有参加李之纲等人搞的公务接待,早退一个时辰回去睡大觉,已经是他难得的假期了。

陈孝廉刚刚走,叶崇训和魏大生就一起走了进来。

叶崇训在左旗营一战,襄樊营奠定胜局以后,就被派回襄阳,开始紧锣密鼓的招兵工作。

魏大生是瓦匠出身,原先在总工坊里面,负责襄樊营的基建工作。

西直街附近的街垒,狮子旗坊内的各类衙署、营房的兴建修复和改造、南北两营,以及城中各类设施的兴建修复和改造,包括水师营地、铸炮厂等地方的修建,都是由魏大生负责的。

有点襄樊营工部尚书的意思。

后来韩复嫌总工坊的几个人抱团太死,有意地进行了拆分,先把魏大生派去“出使”澳门。

这趟差事魏大生意外的完成得还不错,韩复就顺势让他到屯事房,主管全襄的屯堡工作。

理由是屯堡工作,有大量的土木工程,魏大生专业对口。

由于魏大生负责这个事情,流民方面的工作也在他的权限范围之内,毕竟屯堡人员的主要来源就是流民,因此,与负责招兵的叶崇训有了交叉。

当然了,魏大生肯定是不敢和叶崇训较劲的,凡是涉及到流民的事情,都先紧着新勇营来,新勇营挑剩下的,他再从中选一部分,充实到各个屯堡去。

韩复给他们一人扔了支忠义香,吞云吐雾之中,叶崇训说道:“大人,职等十一月初回襄阳之后,即照大人说的,开始了征兵的工作。这近两月以来,明显发觉,北地逃来的流民,较之七八月间,羸弱许多。人确实多了不

少,但体格过差了些,普遍要么瘦如麻杆,要么饿得浑身浮肿。合格的新勇,反而并不是那么的好挑。”

这种情况,也在韩复的预料之内。

这年头中原大地上的老乡们,实在是太苦太惨了。

远的就不说了,就从今年开始,河南大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就一直没有消停过。

就是此时此刻,也依然还在打仗。

潼关虽然在陕西,但是攻打潼关的多铎等部,可是驻扎在河南的。

用脚后跟想一想都知道,数十万大兵人吃马嚼之下,对当地肯定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其实能够流落到襄阳的流民,要么本身体质不错,要么是还有点积蓄,要么就是有过人的手段,但这些优势也只够他们流落到襄阳城下的了。

对于他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不能谋到一份差事的话,在这个冬天,都会成批成批的饿死。

或者说,成批成批饿死的现象,早就已经开始了。

韩复虽然很同情他们,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襄樊营是个暴力机器,不是慈善机构,不可能什么人都要的。

而且有的时候,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解脱。

同胞们这辈子过得实在太苦太苦了。

“征募新勇的标准可以适当的放宽,但仍要记住,新勇营是用来征募新勇打仗的,不是开慈善堂作救济的。”

韩复指间夹着香烟,眸光炯炯地望着叶崇训:“崇训,你只管去挑合乎标准,能够打仗的人。至于那些被挑剩下的人怎么办,那不是你需要考虑的事情。”

叶崇训拱手言道:“大人说的是,卑职也是这个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