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葬明1644 > 第182章 豺狼(第1页)

第182章 豺狼(第1页)

“列位都瞧好了,那鞑子便是长这般模样。”

襄阳,学前街和大北门街交汇处,青云楼前的照壁上,戴着红袖章的宣教官赵阿五,将一张报纸贴在了上头。

他手指着那张占据了半个版面的画像又说道:“看到没,这鞑子原都是从那。。。。。。那通古斯极寒之地来的,原也不是人,而是野猪变化而成的。是以这些鞑子兵,人人都要剃头,在脑后留个猪辫子,便是由猪幻化成人的明证。

襄阳的香烟总行、香皂总行都在北城的学前街上,学前街和大北门街交汇的这个路口,可称全城最热闹的地方。

青云楼前每日人来人往,很多不够格进去消费的人,就整日围聚在门前。

或给人打杂帮闲,或是帮那些外来之人介绍差事,住处,乃至多花点银子的话,甚至还能获得一本《点花谱》。

所谓的《点花谱》,就是好事之人总结出来的,襄阳那些死了男人的寡妇名录。

多以南、北两营留下的寡妇为主。

这些寡妇原本的男人,好多都是甘出来的老营子,做贼多年,在襄阳安顿下来以后,手中基本上都有不少银子。

到头来一朝身死,银子全便宜了那些小娘子。

而这些小娘子,普遍又年纪不是很大,不论是从自身需要,还是安全的角度考虑,都有很强烈的招一个上门郎婿的欲望。

而襄阳城,正好又有很多各地逃难来的青壮年男性。

能够全家整整齐齐跑到襄阳来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只身来到此间的。

因此,襄阳的婚姻市场一度非常繁荣。

《点花谱》在襄阳的热销程度,远远超过后世的《如何让富婆看上我》。

而青云楼附近,也成为各种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

很多外地人来到襄阳以后,都会先到青云楼这里来转转。

赵阿五刚刚将报纸贴上去,瞬间就引来了众人的围观。

这些人虽然整日“鞑子”“鞑子”的耳朵都要听出来,但都还是头一次真正瞧见,鞑子原来是长这般模样。

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有人忍不住叫道:“军爷,鞑子怎地这般模样?瞧着怪吓人的。”

“对喽,这位兄台问到点子上了。那鞑子兵为何打仗厉害,把咱永昌皇爷都给败了,就是因为这些人是那深山老林里钻出来的野猪变的,本就不能算是人。”

说到这里,戴着红袖章的赵阿五又伸手在那画像的辫子上重重点了点:“这种獐头鼠脑,还拖着根猪辫子的人,列位谁曾见过?”

照壁前围成一个半圆的人群内,大家全都摇了摇头,表示没有见过。

“列位都没见过,这猛地一见之下,谁又能不怕?譬如说一个大兵,平日里有十分的本领,乍见这种人不人,畜生不畜生的东西,恐怕十成也只能发挥个五六成出来,岂有不打败仗的?”赵阿五这般说道。

实际上,他的这份说辞错漏百出,即便是不论满洲鞑子与明廷已经打了几十年的仗,就说本朝,永昌皇爷原先没有见过鞑子兵也就算了,可从山海关到现在,顺军与清军大小接战了几十场,几乎全是败绩。

这肯定不能用没见过,被吓着了来解释。

不过,宣教队目前的任务,就是让鞑子的形象深入人心,同时让大家产生一种他们野蛮,我们文明,他们是鞑子,我们是汉人,我们与他们不一样的观念。

而且,宣教队本来是打算隐瞒顺军在潼关失利的消息的,可韩复亲自指示,不必隐瞒,据实宣传即可。

更是让宣教队将原本只在内部试发行的,改版后的《襄樊抄报》公开发行。

对于顺军失败,永昌皇爷放弃关中的事情,绝不讳言。

这固然是要为接下来的抗清运动做舆论上的准备,同时,也是维持襄樊营独立性的一种举动,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大家,我们其实与永昌皇爷那些人,也不太一样。

“那。。。。。。军爷,这鞑子岂不是天下无敌?我汉人都打他不过,就要做那奴隶了?”人群里有人又说道。

众人全都向赵阿五望了过去,都在想,鞑子虽然长得吓人了些,但架不住人家真的厉害啊。原先明朝的皇上打不过,如今咱们大顺的皇上也打不过,到了那一日,鞑子要是来打襄阳,岂不是完蛋了?

“列位,豺狼虎豹厉害不厉害?”赵阿五出言问道。

“这都是吃人的畜生,怎地不厉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