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长庚、赵阿五、孔大有和袁惟中他们谁也没有真正见过活生生的鞑子,看到对面那些人,只是感到疑惑。
但在河南当过兵、落过草的崔世忠不一样,他立刻就大声喊叫起来。
他这么一喊,对面那几个身上罩着棉甲的鞑子,也随之反应了过来。
其中一个红脸膛上长满了络腮胡的汉子,立刻就端起手中的长枪,毫不迟疑的一枪将领路的王典史刺了个透心凉。
另外一个矮壮些的汉子,则是举着弓箭,往外侧面走了几步,似乎是在寻找合适的射击角度。
其他几人,也都各自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这只有十来个人的小队,在不期而至,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时,并没有一人退却,而是全都选择了要主动进攻。
甚至都没有人发号施令,完全就是出于狩猎的本能。
罗长庚打惯了仗,这种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也经历过几次,短暂的错愕之后,也是立马扯着嗓子喊道:“列阵,迎敌!”
谁知他这话一喊出来,倒是提醒了对面的鞑子,他就是此间的主将。
矮壮的阿穆珲始终在观察着对面的情形。
尼堪的兵马他见得多了,关宁的辽兵,大同的晋兵,还有闯贼的秦兵,他都见识过。
可对面这伙人,却让他直观地就感觉到不太一样。
军容太过齐整了。
往常不论明廷或者闯贼的兵马多么精锐,但从观感上来说,都给人一种是少数几个家丁,在带着一群叫花子打仗的感觉。
而即便是那些家丁,衣着也很难有统一的时候,都是乱七八糟的混搭风格。
但是对面这伙人,穿着非常齐整,即便是因为院中地方狭小,阵型有些散乱,但那些士卒的腰板全都挺得笔直。
杵在那里,如同一根根的木桩一般。
精气神更是阿穆珲从未见过的饱满。
这是哪位总兵标下的家丁?
按照阿穆珲以往的经验,有这么多家丁的话,周围至少应该还有上千的兵马。
不过阿穆珲没有任何的畏惧,长期以来的不断胜利,让他坚信,只要发起进攻,就一定能够改变战局。
再精锐的尼堪家丁,也不可能以区区四五十人的兵力,吃掉满洲一个什队的。
更何况,在如此狭小的环境下,对面人数多的优势,也很难发挥出来。
只要打掉眼前这些家丁,那城中尼堪的兵马再多,也不过都只是待宰的羊羔而已。
阿穆珲脑海中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闪过,眼中却是如天上的鹰隼一般,来回的扫视着对面的众人。
听到胸前挂有黄铜薄片之人在大声下令之后,阿穆珲没有任何的犹豫,以极快的速度张弓搭箭,瞄着那人就射了过去。
“嗖”的声响里,箭矢呼啸而出。
一箭射出之后,阿穆珲没有停顿,一边侧走,一边继续射击。
他动作不停,手中的箭矢如连珠炮射出,只是眨眼的功夫,已是射了三箭。
阿穆珲还是没有片刻地停顿,也不去关心射中了没有,只是一边兜着弧线,一边不住的张弓搭箭。
只有真正上过战阵,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精锐弓手才会知道,战场上精度一点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把箭射出去,不停地射出去。
况且,在这样封闭狭小的环境中,对面阵型又如此的密集,只要射出去,就是威胁!
“啊!”
“啊!”
三十多步之外,第一小旗的阵列之中,几声惨叫传来。
罗长庚站在最前头,目标又最为显眼,他几乎是话刚说完,就有数枝箭矢冲着他飞了过来。
罗长庚反应不及,胸口、膝盖同时中了一箭,惨叫一声,朝后栽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