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前面的巷子直走,最里面的那处宅子就是了。到了门前,叩门五下,三短两长。里面有人说,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客官你就回,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
襄阳城内,一处僻静的巷子门口,佝偻着身子的老者,指点着身边的书生,又说道:“对上这句话,就是自己人了。往后入了他们的会社,就是自家的弟兄,客官你有什么难处,到时候就可以同他们讲。”
神情憔悴,不复往昔风采的卢焕然,连忙弯腰致谢,感慨这世道还是好人多啊。
然而。
“先不忙着谢。”那老者摊开手掌,理直气壮地说道:“二角银子。”
“啊?”卢焕然怔住了:“领个路也要收银子啊?”
老者翻白眼,没好气道:“这位客官,小老儿看你年纪不小了,穿衣打扮也像是个读书人,怎地这般不明事理?这世道,没有银子,能办成什么事?赶紧些,小老儿我还有别的营生要做呢。”
别的营生。。。。。。就是指在青云楼门口捡烟头,卖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俏寡妇的消息,以及坑蒙拐骗是吧?
卢焕然在心里嘀咕了两句。
他不想和这种人?嗦,但身上确实是没有银子了,否则他也不会来这里。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翻了一遍,也只找出了半包忠义香。
那是他刚到襄阳时买的,一直没舍得吃,今天带过来,是想要充充场面的。
将那半包忠义香扔给那老头以后,卢焕然也懒得再和对方掰扯,抬脚就往巷子里面走。
那老头干的,本就是没本的买卖,拿到香烟之后,已是觉得不亏,将东西揣进兜里,哼着小曲,美滋滋的走了。
这条巷子并不长,卢焕然很快就走到了尽头。
按照那老头教的法子,叩了五下门之后,里面果然传来了“地振高岗”的声音,卢焕然赶紧以“门朝大海”对答。
“吱呀”一声,院门打开,里面站着个看起来也就十六七岁的少年郎。
那少年郎穿着一身黑色的衣裳,款式则是卢焕然从未见过的。
衣服的料子看起来倒是不贵,但是剪裁得很是板正,领子是翻过来的,两边还各嵌着一枚黄澄澄的铜扣。
那铜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这身衣服穿在那少年郎的身上,看起来极为精神。
那少年郎也上下打量了卢焕然两眼,见对方是一副读书人的样子,也不感到意外,只是忽然伸右手放在左胸前,很是狂热地说道:“誓死效忠韩大帅!”
“啊?”
卢焕然一愣,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但见到那少年郎喊完这句话以后,就直勾勾的盯着自己,他思绪急转,急中生智,也忙是将手放在胸前,有些不确定地也说了句:“誓死效忠韩。。。。。。韩大帅?”
听到对方这么说,那少年郎原本着的一张脸,顿时冰雪消融,笑着说道:“谢社正说了,只要誓死效忠韩大帅,那不分老幼,无有贵贱,都是自家弟兄!请进,快请进!”
卢焕然不太理解这是个什么逻辑,甚至有一种误入邪教巢穴的感觉。
但形势比人强。
他已经三天没有正儿八经地吃饭了,在青云楼门口,听那老头说这里有个什么互助的会社,只要加入之后,就有吃有住,这才过来的。
这间院子并不大,看起来也就是前后两进的样子。
院内没有花草树木,也没有寻常人家生活的各种物件,取而代之的,是木桩,梅花桩,武器架,以及各种他不认识,但推测应该是用来习武强身的物事。
两边的墙壁上,还刷写着标语呢。
卢焕然扫了一眼,见都是“驱除鞑虏”“为忠尽命”“誓死追随”“亲爱精诚”之类似懂非懂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