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是一座死城,尽管城中还有一些流民和幸存者,但也并不妨碍这个结论。
这座残破的城池,孤零零的矗立在伏牛山余脉的环抱之中,对于襄樊营来说,没有任何的防守价值。
加上附近可能还有其他鞑子的小队,韩复第二天早起,就带着人马,全数撤回了鲁阳关。
鲁阳关虽然也很残破,但这地方毕竟是个天然的隘口,从军事的角度来说,防守更加容易一点。
别说小股兵马了,就是鞑子大兵来了,他也施展不开啊。
实际上。
在鲁阳关和鞑子的小队不期而遇,打了一架,杀了几个鞑子之后,韩复这次的北伐表演,就已经足够交差了。
本来他想着,找几个地主武装打一打,糊弄糊弄永昌皇爷就行了,现在不仅打了真鞑子,还有斩获呢。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鞑子人头。
不要小瞧这几个鞑子人头,很珍贵的,包装包装,不说大捷吧,至少也得是个中捷。
就是小、中、大里面的那个中捷,可不是最低的那一等。
在大顺的革命浪潮陷入低谷,士气非常萎靡,开始出现大量逃兵的危局下,自己敢于主动出击,敢于和鞑子交手,还有所斩获,意义是肯定不一样的。
无论如何也够交差了。
但韩复现在担心的是,如果回去太早的话,免不了又要被永昌皇爷召见。
他对于这个事情还是很抵触。
主要是心里没底。
李自成咔嚓一刀把自己宰了的概率可能不大,但是把自己扣下来,或者裹挟着自己继续跑路,还是相当相当有可能的。
毕竟白旺作为大顺的果毅将军,跟着李自成干了那么多年的革命,又在德安经营多年,为大顺政权的建设,可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涉及到要不要跑路的问题上,他说话同样不好使。
李自成还是照样命令他将德安席卷一空之后,跟着大顺朝廷一起当流寇。
他韩复又何德何能可以幸免?
只能继续猫在鲁阳关,等到阿济格大军逼近之后,李自成在豫西也站不住脚,打着攻取江南的旗号转进如飞的时候,就顾不上自己了。
好在,有三鸦古道连通豫南,物资供应很是顺畅,经过鲁山那场不期而遇的遭遇战之后,襄樊营的士气也很是高涨。
虽然死了几个人,但这年头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没有谁会将这种事放在心上。
当然了,战后总结经验教训,是襄樊营从兵马司时代就形成的优秀传统。
此时,鲁阳关关城内,众人围坐在一起,马大利先说道:“大人,当时交战的时候,俺虽然不在现场,但听第一局,尤其是第一旗的弟兄说,主要是没有料到鲁山县内还有鞑子,而且那些鞑子,居然还胆敢主动出击,因此,
显得有些准备不足。”
襄樊营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清兵,对清兵战斗力的认知,主要是来自各种道听途说,各级军官也没有参照物,就想当然的认为清兵可能会比王光恩王总兵的标营要强一些。
而清兵那边,同样也没有和襄樊营接触过,那天在鲁山县衙遇见的时候,阿穆珲他们以为,眼前的人马,可能也就是比顺朝,明朝那些总兵标营的家丁强一些。
结果双方一打起来,彼此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全都出乎彼此的预料。
这就有点像后世抗美援朝的时候,兔子这边觉得米帝不就是美械师嘛,哥们打过呀;而米帝那边又会觉得,不就是中国军队么,又有什么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