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分明就是已经属意这位韩将军了啊。
石大胖接着说,虽然玉虚宫对于襄樊营合作不再排斥,但是山上的情况非常复杂,有好些人反对于襄樊营有任何的干连。
山上还有一些比较年轻的提点、道士,认为如今明室衰微,无法插手山中之事,就应该趁机把山上的那些太监全都赶跑,武当的事情由武当教派自己处理,谁也别想来当这个婆婆。
玄虔真人与其他各宫观的提点只是略微提了提,大家反应就颇为激烈。
其中阻力,还是很大的。
清蘅子留在了山上,尽力地说服各宫,而石大胖则回来向韩复通报消息。
最后,石大胖低声说道:“少爷,俺师父和大师姐的意思,都是说等少爷回来以后,最好能够亲自到山上去走一趟。有少爷出面,许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其实韩复自己也有这个想法。
这一仗打完了以后,回到襄阳,接下来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布置襄阳的防御,以迎接可能到来的保卫战。
虽然阿济格的主要目标是去追李自成,韩复估计清兵不会浪费时间浪费兵力在襄阳城下死磕,但这只是他的估计,实际会不会如此,谁也不好说。
自己在鲁阳关给了鞑子迎头一击,让清军吃了那么大的一个亏,搞不好阿济格就会将自己列入到重点打击的名单当中。
即便是一开始不打,那么等到李自成死了以后,清军也必然是要再掉过头来,拔掉襄阳这颗钉子的。
在巨大的军事压力之下,襄阳能不能守住,这是长久以来,一直让韩复心中没底的事情。
他做了两手准备,能守则守,实在守不住的话,那就退到武当山上打游击。
正是因为如此,才更要抓紧时间,把武当山的事情给解决了,免得到时候,再生出摩擦来。
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与清蘅子结亲,扶持玄虔真人当代理人,替自己代持武当山。
至于山上的反对力量,就只能通过胡萝卜和大棒来消化了。
利益给足了,面子也到位了,如果还是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的话,那我韩某人手里的甲申式自生火铳,那也不是拿来当摆设的。
武当山地位特殊,在民间威望很高,信众也很多,韩复不愿意大开杀戒,但如果真需要走出这一步,他也不会含糊。杀完以后,自有天师为我辩经。
思量已定,韩复点了点头,然后打量着胖道士,笑问道:“石大胖,少爷我要是真与你那大师姐结亲了,你以后叫我啥?总不能是喊姐夫吧?”
石玄清显然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闻言不假思索道:“俺当然还是叫少爷了。少爷是少爷,大师姐是大师姐,各论各的,又不冲突。”
“嗯,有道理。”
“少爷,你。。。。。。你真打算与大师姐结亲啊?”
韩复看了胖道士一眼,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只是给了个眼神,让他自己体会。
实际上,这个亲当然是要结的。
迎娶武当山天师的闺女,是韩复构建天命所归的合法性的重要一环。
是有意识的在将自己与200多年前的太宗文皇帝联系在一起。
这是相当重要的理论和意识形态的武器。
更何况,伴随着襄樊营的壮大,跟着自己混的人越来越多,自己要是始终没个孩子,没个继承人的话,手下人也会觉得心里不踏实。
这也是古代很多豪杰,要收一大堆义子的原因所在。
主公的大业无人继承可太伤了。
总会给人一种这买卖长不了,随时要散伙的感觉。
当然,义子收多了,或者太有能力了,等到主公自己的孩子出生以后,也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历史上就有很多的例子。
韩复天赋异禀,精力充沛,自然没道理先给自己整几个义子,但确实也需要有个儿子,来安定人心。
这种情况下,清蘅子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个大师姐,可以满足多种需求,宝贝着呢!
搜山和打扫战场的行动,一共持续了两天。
根据最终的清点,此次北上,襄樊营一共毙贼一百三十七员,俘获伊尔登等真夷一十二员,另外还击杀和俘虏了一些包衣。
从这些俘虏的口中,韩复得知了牛大成的事情,知道了牛大成在被俘以后,遇到的非人折磨,也知道了牛大成在死前奋起余力,咬下阿穆珲半截耳朵的事迹。
同样,高万春等人的事情,也浮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