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韩复对于襄樊营士卒被俘后变节的事情看得很开,但牛万才坚韧的勇气与充沛的血性,还是给了韩复很大的触动。
他难以想象,牛大成在面临那样惨无人道的折磨时,是怎么还能做到奋起一击的。
这是勇士,真正的勇士。
牛大成是郑二蛋那个局队的刀牌手,去年秋天入伍的,一向操练得很刻苦,在郧阳之战中也表现突出,原本是重点的提干对象。
据那些俘虏所说,牛大成在咬掉阿穆珲的半个耳朵后,又遭到了后者泄愤式的报复,被大卸八块,根本没有全尸。
郑二蛋带着第二局的人,找了半天,也才勉强找到了一半。牛大成的头都被砸烂了,是通过两个没有眼珠的眼窝,才最终确定身份的。
韩复让人打了口棺材,亲自为牛大成入殓。
所有在鲁阳关的襄樊营士卒,都集体向着牛大成的棺椁鞠躬致意。
有很多人一边义愤填膺,又一边泪如雨下。
韩复站在棺材前,发表了一个简短的讲演,追授牛大成百总衔,配一级忠勇勋章,号召襄樊营官兵向牛大成学习,又重申了一遍建的野蛮残忍,勉励大家练好本领,将来奋勇杀敌。
这一战,襄樊营这边损失同样比较大。
不过,由于襄樊营是最终的胜利者,完全控制住了战场,因此不论是鞑子的尸体,还是自己人的尸体,包括辎重、兵器和马匹等战利品,襄樊营都可以从容不迫的清点和整理。
鞑子的尸体,自然挨个割首,用石灰和粗盐进行处理,一百多颗人头堆在一起,还是相当壮观的。
包衣的人头没有任何的价值,韩复让人挖了几个大坑,连同那些无头的鞑子尸体全都埋了。
而襄樊营死难者的尸首,就比较麻烦了。
这个时代的人普遍讲究落叶归根,可要将近两百具尸体运回襄阳,也是不现实的。
没办法,只能按照职级和军功来。
百总级以上,以及在战阵上立下卓越军功又不幸阵亡的,可以归葬襄阳南郊的陵园,其他的阵亡将士,则在登记之后,择风水宝地就地掩埋。
龙骑兵在歇马岭伏击刘忠的兵马,也斩获颇丰,还获得了大量的俘虏。
这些俘虏同样毫无价值,不过韩复自然不可能干大规模杀俘的事情,他打算带到南阳,交给刘苏和牛万才他们处理。
其实说起来,巴图和刘忠的兵马覆没之后,洛阳和汝州的兵力为之一空,理论上讲,韩复是可以杀到洛阳,唱一出端平。。。。。。啊不,唱一出乙酉入洛的大戏的。
不过,这也只能是想想了,时间已经进入二月下旬了,阿济格的大军说到就到,韩复无论如何,也必须要尽快的回去了。
在鲁阳关逗留两天,做了一番必要的清点善后之后,乙酉年二月廿一日,韩复正式率部回程。
回去还是走三鸦古道,不过,不同于来时的慢慢吞吞,回去的时候,韩复加快步伐,日行八十里,于二月廿三日上午,回到了他并不忠诚的南阳府。
提前得到消息的府尹刘苏、县令吴领着一干南阳官绅文武出城十五里迎接。
说实话,大半个月前,韩复说要北上打鞑子的时候,刘苏等人只是觉得他是在作秀,后来又听说襄樊营在鲁阳关和鞑子真的打起来了,刘苏他们又觉得,以建奴之凶残,搞不好这位韩将军就回不来了。
后来张维桢、冯山还有那个胖道士,又风风火火的往鲁阳关赶,南阳城内流言疯传,都说韩复肯定是出事了。
这也不怪南阳的士绅们到处造谣,见不得韩大人好,除了他们已经形成了清兵天下无敌的刻板印象之外,最为重要的是,韩复北上打鞑子也就算了,偏偏还留了张维桢、张全忠这哼哈二将在南阳刮地皮。
刮得南阳官绅,上吊的心都有了。
对于襄樊营,对于韩复的风评,那是直线下降,南阳官绅们整日聚在一起扎纸人,咒韩大人早死。
不过,张维桢等人去了鲁阳关之后,消息断绝,刘苏他们也不知道北面具体发生了什么,这时见到韩大人忽然领着兵马全须全尾的回来,真是又吃惊又失望。
他娘的,那满洲大兵,不是吹得天下无敌么,怎地没把韩再兴这个祸害给收了呢?
天老爷不长眼啊!
然后,让刘苏等人更为惊讶的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居然是一队队手持长枪的骑兵。
而那些骑兵的长枪上,还都挑着颗梳着辫子的人头。
B。。。。。。
那分明是一颗颗鞑子的人头!
刘苏、吴鄞等南阳官绅们瞳孔骤然收缩,全都愣住了!
ps:求月票,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