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葬明1644 > 第223章 二鞑子(第3页)

第223章 二鞑子(第3页)

不大的签押房内,传来了阵阵鬼哭狼嚎的声音。

趁着这个功夫,韩复挥毫泼墨,刷刷刷的给吴三桂写了一封回信。

信里没说别的,就是分析了一下子局势,让吴三桂,包括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这三顺王想一想,清廷真的能够完全信任他们么?恐怕平了李自成,灭了朱由崧之后,就会将他们扔回辽东老家,冷冻起来。

多尔衮刚愎自用,为人狂妄,他连自己的两个胞兄都未必能够容得下,届时你们这些汉人头上的那个王爵,恐怕与催命符差不了多少。

希望你们能够好自珍重,早做准备,为自己多留一条出路。

韩复当然没有指望凭着这封信就能把吴三桂给策反回来,这封信真正发挥作用,是在半年之后,是在他们班师回朝之后。

那个时候多尔衮果然将吴三桂等人打发回辽东老家,到时,就会想起这封的内容了。

况且,这封信送给吴三桂之后,吴三桂是肯定会交给阿济格的。

但没关系。

这信同样是写给阿济格看的,阿济格回京之后,也会立刻卷入政斗当中,然后被多尔衮拉了清单,从亲王贬斥为郡王,到时候,这哥们同样会想起这封信的内容。

这就是阳谋啊!

而且古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迷信,立个神棍的人设,说不定将来就会有惊喜呢?

他写完这封信,抽空又看了看那二鞑子,对方已经鼻青脸肿了,但见自己看来,还是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这是还没伺候舒服啊,继续,继续。”韩复下达了发起总攻的命令。

屋中鬼哭狼嚎的声音,立刻比之前增大了数倍。

韩复摇了摇头,另外抽出一张纸摊开在桌上,略微思索,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几行诗:“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诗原文极长,韩复记不得那许多,只节选了一段,然后在题头的位置,写下“圆圆曲”三个大字。

刚才那封信是正菜,这首圆圆曲算是附赠的餐后甜点。

韩大人主打的就是一个,甭管有用没用,先恶心你一番再说!

这首诗也写完了,韩复再看向那二鞑子的时候,对方已是涕泗横流,畏畏缩缩,全然不复刚才那种硬装出来的英雄豪气了。

“这就对了嘛,二鞑子就是他娘的二鞑子,装什么英雄好汉?”

韩复站起来,将信封递到对方跟前,微笑道:“将信带回去,然后对你家那位王爷说,不要再傻乎乎的跪求鞑子朝廷重用自己了,没用的。你功劳越大,鞑子皇帝越睡不着觉!”

三月十八日之后,李自成放弃邓州,向湖广转移。

樊城以北,以及汉水东岸的道路上,大顺兵马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大军上下连绵百里,一眼望不到头。

由于这次顺军是带着家眷一起转移的,阵列之中,爹喊娘叫娃儿哭的声音此起彼伏。

顺军开始还裹挟着壮丁一同南下,但后来为了加快速度,将这些壮丁尽皆驱杀,汉水上的浮尸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很多人第一次清晰的见识到,什么叫做巨人观。

到了三月二十日,李自成领着大军,亲临樊城之下,要求韩复立刻焚毁襄樊二城,点选兵马,随同大军南下。

由于襄樊营坚决不让顺军进城,双方还在关厢外,发生了小规模的流血冲突,互有死伤。

李自成大怒,命韩复即刻出城请罪,大有如若不然,就要破城的意思。

韩复始终避而不见,但李自成非要拉着自己跑路,也很头疼。

不过。

就在韩复头疼不已的时候,已经开始做攻城准备的顺朝大军,却一片哗然,忽然溃散起来。

李自成也急匆匆地领着兵马,绕过樊城,全速往南而去。

因为,鞑子大军来了!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