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主控室的全息屏幕亮如白昼,十条淡蓝色的光线从屏幕中心辐射而出,像撑开的蛛网般覆盖半个宇宙——这是地球新政府刚启动的“郭守敬计划”,将火星观星台的技术推广至10个殖民星球,建成了覆盖50光年的星际气象网。俞天站在屏幕前,看着每个星球节点实时传回的数据流,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轻点,调出开普勒-452b的监测画面。
“林夏,重点监测开普勒节点的星际气体浓度。”俞天话音刚落,屏幕上突然弹出一道红色预警框,伴随着尖锐的提示音:「开普勒-452b节点检测到高密度星际气体,判定为星系沙尘暴,预计12小时后进入航行航道。」
林夏的全息投影立即出现在屏幕旁,她调出沙尘暴的移动路径模拟图,用《授时历》的“八方位”标注出轨迹:“东偏北15度方向移动,与银河系旋臂角度的夹角误差≤1。2度,按照这个路径,会覆盖归墟平民船队的既定航线。”
俞天刚要下令向归墟船队发送预警,主控室的门被推开,马库斯快步走了进来。他的机械臂在屏幕上一挥,调出各星球节点的气体密度数据,眉头紧锁:“你们看,沙尘暴的密度变化不是随机的。”他指着数据曲线,“从初始的每立方厘米120个粒子,到峰值的380个粒子,再到后续的回落,这个规律和《授时历》里‘二十西节气物候’的描述几乎一致。”
说着,马库斯调出《授时历》的文献影像,其中“清明风至,沙尘始散”的字样与数据曲线重叠:“按照物候描述推算,沙尘暴会在72小时后减弱,实际预测误差≤4小时。”他看向俞天,机械臂的关节处不再有往日的紧绷,“古代的物候记录,居然能精准对应星际气象变化。”
俞天立即让林夏将沙尘暴预警和移动路径,同步发送给归墟平民船队。半小时后,船队传回回复:己根据预警调整航线,成功绕开沙尘暴区域,预计节省3天航行时间。屏幕上,归墟船队的光点偏离原航线,沿着气象网标注的安全通道继续前行,身后的星系沙尘暴如同一团褐色的浓雾,在宇宙中缓缓移动。
“气象网的作用比预想的更大。”墨守扛着工具箱走进主控室,刚完成观星台设备的检修,他看着屏幕上的气象网覆盖图,“但这星系沙尘暴来得突然,会不会和归墟激进派的活动有关?毕竟他们一首反对平民船队与我们合作。”
俞天的目光落在沙尘暴的起源地——那是一片尚未被探索的星际区域,气象网的监测信号到这里便变得微弱。“不排除这个可能。”他调出该区域的历史数据,“之前这里从未检测到如此高密度的星际气体,这次突然出现,很可能是人为干扰的结果。”
马库斯突然指着屏幕边缘的一个节点:“你们看,最远的那颗殖民星球,气象网传回的数据流有些异常。”屏幕上,那个节点的信号忽明忽暗,伴随着零星的雪花点,“如果激进派真的在操控星际气象,那这个节点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目标。”
林夏立即对异常节点进行深度扫描,却发现扫描信号被一股未知力量屏蔽:“无法获取该节点的详细数据,只能确定它还在正常运行,但无法监测更遥远星系的天象。”她的瞳孔里跳动着疑问,“我们的气象网,真的能预警更遥远星系的异常吗?还是说,有什么力量在阻止我们监测?”
就在这时,开普勒-452b的节点再次传来预警:星系沙尘暴的移动速度突然加快,比之前的预测快了15%。俞天看着屏幕上变化的轨迹,手指无意识地攥紧:“调整预警参数,用《授时历》的‘物候周期’重新计算移动速度。”
主控室里,全息屏幕上的气象网仍在闪烁,十条光线连接着10个殖民星球,像守护宇宙的灯塔。可那片未知的星际区域、突然加速的星系沙尘暴,以及被屏蔽的监测信号,都像隐藏在黑暗中的谜题,等待着他们去解开。而“郭守敬计划”建立的气象网,究竟是守护文明的屏障,还是被未知力量觊觎的目标,谁也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