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九鼎时空阁 > 第28章 授时历的宇宙时间基准(第1页)

第28章 授时历的宇宙时间基准(第1页)

火星基地的量子计算中心里,林夏的全息投影悬浮在巨大的屏幕前,屏幕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公式,左侧是《授时历》中“回归年”“朔望月”的计算模型,右侧则是不同星系的时间膨胀系数图表。她己经连续工作了72小时,瞳孔里的数据流从未停止跳动,指尖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将《授时历》的时间算法与12个己探测星系的时间数据进行比对。

“俞天,你快来看这个。”林夏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将屏幕左侧的《授时历》模型放大,“我把《授时历》中‘365。2425天为一回归年’的核心数据,代入仙女座星系的时间膨胀模型,计算出的膨胀系数误差率仅0。008%,远低于目前通用算法的0。05%。”她又切换到银河系边缘的大麦哲伦星系数据,“用同样的方法计算这里的时间膨胀,误差率依旧稳定在≤0。01%,这不是偶然!”

俞天立刻赶到计算中心,机械义眼扫描着屏幕上的数据。他调出《授时历》的原始文献,看着其中“以实测为基础,调整日、月、五星运行周期”的记载,突然意识到:“古人编制《授时历》时,没有现代科技的辅助,却通过长期观测,精准捕捉到了天体运行的本质规律——这种规律,或许本就适用于整个宇宙。”

为了验证猜想,林夏调取了归墟文明提供的猎户座星系时间数据,这是人类目前能获取的最遥远星系观测资料。她将《授时历》的时间基准代入计算,屏幕上的误差曲线瞬间趋于平缓,最终稳定在0。009%。“你看,即使在猎户座星系,这个基准依然有效。”林夏调出对比图表,“之前人类通用的宇宙时间基准,在跨星系计算时误差会随距离增加而扩大,而《授时历》的基准却能保持稳定,这意味着它能成为整个宇宙的通用时间标尺。”

俞天让林夏将研究数据整理成报告,提交给国际天文联合会。报告中详细阐述了以《授时历》为基础的时间计算模型——通过“回归年”的恒定周期,建立宇宙时间的绝对基准,再以此推算不同星系因引力、速度产生的时间膨胀系数,误差率可稳定控制在≤0。01%。这一发现很快引起了国际天文联合会的重视,他们组织全球顶尖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对该模型进行了三个月的验证。

验证结果显示,无论是近地轨道的空间站,还是距离地球254万光年的仙女座星系,以《授时历》为基准计算的时间膨胀系数,均与实际观测数据高度吻合。在最终的投票表决中,该宇宙时间基准以92%的支持率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采纳,并被命名为“郭守敬时间”,以此纪念这位编制《授时历》的元代天文学家。

消息传来时,俞天正站在观星台的简仪旁,手里拿着一本翻旧的《授时历》复刻本。林夏的全息投影出现在他身边,调出国际天文联合会的官方公告:“从今天起,‘郭守敬时间’将成为跨星系科学研究和航行的标准时间基准,所有星际探测器和飞船的导航系统,都将逐步更新这一基准参数。”

俞天轻轻抚摸着书封上的“授时历”三个字,语气里满是感慨:“郭守敬当年编制《授时历》时,或许没想到它会成为宇宙的时间标准。七百年前,它指导着古人农耕、祭祀;七百年后,它却能为人类的星际探索保驾护航。”

就在两人对话时,计算中心突然传来新的通知——归墟文明的科研团队发来请求,希望与地球合作,基于“郭守敬时间”建立跨文明的星际通讯时间同步系统。林夏立刻调取归墟星系的时间数据,开始初步的同步模型构建:“如果能实现时间同步,人类与归墟文明的跨星系通讯延迟,将从目前的2。3小时缩短到15分钟以内。”

俞天看着屏幕上快速构建的同步模型,心里却产生了新的疑问:虽然“郭守敬时间”在己探测的12个星系中表现出极高的适用性,但宇宙中还有无数未知的星系,它们的引力环境、时空结构可能与己知星系截然不同,“郭守敬时间”真的能在所有星系通用吗?而且,随着“郭守敬时间”的推广,它对宇宙学研究的影响或许远超预期——比如对宇宙膨胀速度的测算、对暗物质暗能量的研究,是否会因这一全新的时间基准而产生突破性进展?

当晚,俞天在观星台观测日志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当古代的时间智慧与宇宙的时空规律相遇,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或许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他抬头望向火星的夜空,简仪的铜制刻度环在星光下泛着微光,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跨越千年的文明传承。此时,计算中心的屏幕上,“郭守敬时间”的基准参数正通过星际网络,向地球、月球基地以及归墟文明的科研站同步传输,每一次数据跳动,都在推动人类向更遥远的宇宙迈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