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基地的深空观测中心内,全息屏幕上正实时传输着银河系中心黑洞的观测数据。屏幕中央,那颗质量约为太阳430万倍的超大质量黑洞,以暗黑色漩涡形态呈现,周围的气体云团被引力撕扯成发光的accretiondisk(吸积盘),每秒钟都有相当于3个地球质量的物质被吞噬。屏幕右侧的数据栏不断刷新,红色的“扩张速率”数值格外刺眼——根据最新测算,黑洞的事件视界正以每年0。001天文单位的速度向外扩张,预计10亿年后,其引力影响范围将覆盖太阳系。
俞天站在屏幕前,机械义眼切换至“时空曲率分析模式”,淡蓝色的扫描线在黑洞模型上勾勒出复杂的引力场分布:“林夏,将《授时历》中‘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西分度之一’的参数,与银河系西条旋臂的角度数据进行耦合计算,重点分析旋臂引力对黑洞扩张的抵消作用。”
“收到,正在构建‘周天度数-旋臂角度-黑洞扩张’三维模型。”林夏的全息投影悬浮在屏幕旁,她的瞳孔中快速闪过《授时历》的天文数据与银河系旋臂的观测图谱,“初步测算显示,猎户座旋臂当前与黑洞事件视界的夹角为23。5度,其引力场对黑洞扩张的天然抵消率为12%;若能通过外部能量干预,将旋臂角度调整至25。3度,抵消率可提升至理论值28%。”
俞天抬手在屏幕上划出一道指令,调出过去百年间人类对银河系旋臂的角度变化记录:“《授时历》中‘岁差’的计算原理,本质是捕捉天体运行角度的周期性变化。我们可以借鉴这一思路,在旋臂关键位置设置能量发生器,通过定向释放星核能量,微调旋臂的引力分布,从而精准控制旋臂角度——这就是‘黑洞防御系统’的核心构想。”
随着林夏逐步优化模型算法,屏幕上出现了12个红色的“能量发生器部署点”,分别分布在猎户座旋臂与英仙座旋臂的交界处。“每个发生器需搭载归墟文明的‘星核能量转化装置’,将暗物质能量转化为定向引力波。”林夏调出发生器的设计图纸,“根据模拟测试,当12个发生器同时启动时,可向旋臂注入1。2×10^42焦耳的能量,使旋臂角度稳定在25。3度,黑洞扩张抵消率从12%提升至35%,太阳系的安全存在时间可延长至15亿年。”
“系统模拟测试的运行稳定性如何?”俞天问道,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误差曲线。
“己完成1000次模拟测试,覆盖黑洞扩张速率波动、星际介质干扰等23种极端情况。”林夏调出测试报告,屏幕上的稳定性数值停留在98%,“仅有2次测试出现发生器能量输出偏差,偏差值均小于0。5%,可通过实时调整能量参数修正。”
就在团队准备将方案提交给宇宙联合议会时,观测中心的通讯器突然响起。接通后,归墟文明的平民代表——一位名叫卡伦的工程师出现在全息屏幕上,他身后是归墟星的科研车间,无数归墟平民正围绕着星核能量装置忙碌:“俞天先生,我们通过星际通讯获取了‘黑洞防御系统’的初步方案。归墟文明世代生活在银河系边缘,深知黑洞扩张的威胁,愿意提供技术支持——我们己改良出小型化的星核能量转化装置,体积较原设计缩小30%,能量转化率提升15%。”
随后的一个月里,归墟平民与人类团队展开了紧密合作。卡伦带领的技术团队,通过星际网络传输了500多份设备改良图纸,其中“能量发生器的散热结构优化方案”“定向引力波聚焦技术”等23项关键技术,首接解决了系统建设中的核心难题。根据贡献度测算,归墟平民提供的技术支持,使系统建设效率提升了40%,整体贡献度达60%。
当第一台能量发生器的核心部件在火星基地的工厂下线时,俞天与卡伦通过全息通讯进行了视频连线。屏幕中,卡伦手持改良后的星核能量晶体,晶体在灯光下泛着淡蓝色的光芒:“这是我们用归墟星的‘星尘矿’炼制的晶体,能量储存密度是地球现有材料的5倍,能确保发生器连续运行100年无需更换。”
俞天接过工厂送来的能量发生器部件,机械义眼扫描着部件上的纹路——那是归墟平民根据《授时历》的“周天度数”设计的能量引导纹路,与人类团队的设计完美融合。他将部件放在测试平台上,启动能量输出测试,屏幕上的能量参数瞬间达到设计标准:“按照当前进度,12个能量发生器将在3年内完成部署,黑洞防御系统可正式启动。”
然而,就在系统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时,林夏的全息投影突然出现红色警报:“检测到银河系中心黑洞的吸积盘出现异常波动,其扩张速率较此前测算加快了0。0002天文单位年。若该趋势持续,即使防御系统启动,太阳系的安全存在时间也会缩短至12亿年。”
俞天立刻召集团队与归墟平民代表召开紧急会议。屏幕上,黑洞吸积盘的异常波动图像不断循环播放,卡伦的眉头拧成一团:“我们需要重新调整能量发生器的参数,可能要增加发生器的数量,或者提升单个发生器的能量输出——但这会面临材料供应不足、能量过载等问题。”
俞天看着屏幕上的黑洞模型,机械义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立刻启动‘参数优化紧急预案’,林夏负责重新测算旋臂角度与能量需求,卡伦先生带领团队研究材料改良方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黑洞防御系统必须成功部署。”
此时,火星基地的工厂内,工人们正加班加点生产能量发生器的部件;归墟星的科研车间里,归墟平民仍在连夜研发新型能量晶体。全息屏幕上,黑洞防御系统的建设进度条缓慢推进,而屏幕中央的黑洞模型,依旧在无声地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