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兴二年癸卯年,也就是公元403年。
这年春天正月,卢循派司马徐道覆去攻打东阳。到了二月辛丑这天,建武将军刘裕打败了徐道覆,而徐道覆是卢循的姐夫。
乙卯这天,朝廷任命太尉桓玄为大将军。
丁巳这天,桓玄杀了冀州刺史孙无终。
桓玄上奏章请求率领各路军队平定关、洛地区,接着又暗示朝廷下诏书不同意,然后就说:“遵奉诏书所以停止行动。”桓玄起初想要整理行装,先命令制作轻便的船,用来装载服饰玩物、书法绘画。有人问他原因,桓玄说:“打仗凶险,万一有意外,应当让这些东西容易搬运。”大家都嘲笑他。
夏天西月癸巳初一,发生了日食。
南燕君主慕容备德过去的官吏赵融从长安来,他才得知母亲和哥哥的死讯,慕容备德痛哭得吐了血,因此卧病在床。
司隶校尉慕容达谋反,派牙门皇璯率领部众攻打端门,殿中帅侯赤眉打开城门接应他们。中黄门孙进搀扶着慕容备德翻墙逃出,藏在孙进的住处。段宏等人听说宫中有变故,率领军队驻守在西个城门。慕容备德回到宫中,诛杀了侯赤眉等人。慕容达出逃到北魏。
慕容备德优待迁徙来的百姓,让他们长期免除徭役。百姓因此互相包庇隐瞒,有的上百户合为一户,有的上千个壮丁共在一个户籍上,以此逃避赋税徭役。尚书韩讠卓请求加以核查,慕容备德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韩讠卓巡视各郡县,查出被隐瞒的户口五万八千户。
泰山的贼寇王始聚集了几万人,自称太平皇帝,设置了公卿等官职。南燕桂林王慕容镇讨伐并擒获了他。临刑的时候,有人问他的父亲和兄弟在哪里,王始说:“太上皇在外流亡,征东将军、征西将军被乱兵杀害。”他的妻子生气地说:“你正是因为这张嘴才获罪,怎么还这样说!”王始说:“皇后不知道,自古以来哪有不灭亡的国家!我就要死了,但国号永远不改!”
五月,后燕王熙修建龙腾苑,方圆十多里,服役的徒役有两万人。在苑内修筑景云山,地基宽五百步,山峰高十七丈。
秋天七月戊子这天,北魏君主拓跋珪到北方巡视,在豺山建造离宫。
平原太守和跋奢侈豪强,喜欢名声,拓跋珪厌恶他,杀了他,让他的弟弟和毗等人去和他诀别。和跋说:“北方土地贫瘠,可以迁到黄河以南,努力治理生计。”并且让他们背对着自己,说:“你们怎么忍心看着我死呢!”和毗等人明白了他的意思,假装成使者,逃到了后秦。拓跋珪发怒,诛灭了和跋的家族。中垒将军邓渊的堂弟尚书邓晖和和跋关系好,有人向拓跋珪诬陷说:“和毗出逃,实际上是邓晖送他走的。”拓跋珪怀疑邓渊知道他们的阴谋,赐邓渊死。
南凉王秃发傉檀和沮渠蒙逊互相出兵攻打吕隆,吕隆对此很担忧。后秦的谋臣对秦王姚兴说:“吕隆凭借先代的基业,在黄河以西独断专行,现在虽然饥饿困窘,还能自我支撑,如果将来物资丰富,最终不会归我们所有。凉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不如趁着他处境危急夺取它。”姚兴于是派使者征召吕超入朝侍奉。吕隆考虑到姑臧最终无法保全自己,就通过吕超请求归降后秦。姚兴派尚书左仆射齐难、镇西将军姚诘、左王乞伏乾归、镇远将军赵曜率领步兵骑兵西万人到河西迎接吕隆,南凉王秃发傉檀撤出昌松、魏安两个戍所来避让他们。八月,齐难等人到达姑臧,吕隆乘着素车白马在路边迎接。吕隆劝说齐难攻打沮渠蒙逊,沮渠蒙逊派臧莫孩抵抗,打败了齐难的前军。齐难于是和沮渠蒙逊结盟,沮渠蒙逊派弟弟沮渠挐到后秦进贡。齐难让司马王尚代理凉州刺史,调配三千士兵镇守姑臧,任命将军阎松为仓松太守,郭将为番禾太守,分别戍守两个城池,把吕隆的宗族、僚属以及一万户百姓迁到长安,姚兴任命吕隆为散骑常侍,吕超为安定太守,其余的文武官员都根据才能提拔任用。
当初,郭黴常常说“取代吕氏的是王氏”,所以他起兵时,先推举王详,后来推举王乞基。等到吕隆向东迁徙,最终王尚取代了吕氏。郭黴跟随乞伏乾归投降后秦,又认为消灭后秦的是晋朝,于是就逃奔晋朝,后秦人追上并杀了他。
沮渠蒙逊的伯父中田护军沮渠亲信、临松太守沮渠孔笃,都骄横放纵,成为百姓的祸患。沮渠蒙逊说:“扰乱我的法令的,是这两个伯父。”逼迫他们自杀了。
后秦派使者梁构到张掖,沮渠蒙逊问:“秃发傉檀是公爵,而我是侯爵,为什么呢?”梁构说:“秃发傉檀凶恶狡猾,忠诚的心意还不明显,所以朝廷用高贵的爵位和虚假的名声笼络他。将军的忠诚可以像太阳一样光明,应当入朝辅佐皇室,怎么会用不诚信的态度对待你呢!圣朝的爵位一定和功劳相称,比如尹纬、姚晃,是辅佐帝王创业的大臣,齐难、徐洛,是一时的猛将,爵位都不过是侯伯,将军凭什么要在他们之前呢!过去窦融恳切地坚决辞让,不愿意位居旧臣之上,没想到将军忽然有这样的疑问!”沮渠蒙逊说:“朝廷为什么不就近封我张掖,却要远封西海呢?”梁构说:“张掖,将军己经自己占有了,之所以远远地授予你西海,是想扩大将军的封国啊。”沮渠蒙逊很高兴,就接受了任命。
荆州刺史桓伟去世,大将军桓玄让桓修代替他。从事中郎曹靖之劝桓玄说:“桓谦、桓修兄弟独自占据朝廷内外的要职,权势太重了。”桓玄于是任命南郡相桓石康为荆州刺史。桓石康是桓豁的儿子。
刘裕在永嘉打败卢循,追到晋安,多次打败他,卢循乘船向南逃走。
何无忌暗中到刘裕那里,劝刘裕在山阴起兵讨伐桓玄。刘裕和当地土豪孔靖商量,孔靖说:“山阴距离京都路途遥远,起兵难以成功;而且桓玄还没有篡位,不如等他篡位后,在京口图谋他。”刘裕听从了他的建议,孔靖是孔愉的孙子。
九月,北魏君主拓跋珪前往南平城,规划南方,将要修建新都。
侍中殷仲文、散骑常侍卞范之劝大将军桓玄早点接受禅让,暗中撰写九锡文和册命。任命桓谦为侍中、开府、录尚书事,王谧为中书监、领司徒,桓胤为中书令,加授桓修抚军大将军。桓胤是桓冲的孙子。丙子这天,册命桓玄为相国,总领百官,封给他十个郡,为楚王,加授九锡,楚国设置丞相以下的官职。
桓谦私下问彭城内史刘裕说:“楚王功勋德行盛大,朝廷的意思,都认为应当举行禅让,你认为怎么样?”刘裕说:“楚王是宣武公的儿子,功勋德行超过世人。晋朝皇室衰弱,百姓的期望早己转移,趁着运势禅让取代,有什么不可以的?”桓谦高兴地说:“你说可以就可以了。”
新野人庾仄,是殷仲堪的同党,听说桓伟死了,桓石康还没到任,就起兵在襄阳袭击雍州刺史冯该,赶跑了他。庾仄有部众七千人,设置祭坛,祭祀七庙,说要讨伐桓玄,江陵震动。桓石康到了荆州,发兵攻打襄阳,庾仄失败,逃到后秦。
高雅之上表南燕君主慕容备德,请求讨伐桓玄,说:“即使不能平定吴、会地区,也可以收复长江以北的土地。”中书侍郎韩范也上奏疏说:“现在晋朝皇室衰败混乱,长江、淮河南北地区,户口没多少,军队弱小。加上桓玄叛逆,上下离心离德。凭陛下的神威勇武,出动一万步兵骑兵进逼他们,他们一定会土崩瓦解,军队不用停留就能前进。夺取并占有那些地方,后秦、北魏都不值得对抗了。开拓疆土成就功业,正在今天。错过时机不夺取,要是他们的豪杰诛杀了桓玄,再修治德政,岂止是建康得不到,长江以北也没希望了。”慕容备德说:“我因为旧国灭亡,想要先平定中原,再扫荡荆、扬地区,所以没有向南征伐。还是让公卿们商议一下这件事吧。”于是在城西讲习武事,有步兵三十七万人,骑兵五万三千匹,战车一万七千辆。公卿们都认为桓玄刚刚得势,不能图谋,于是就停止了。
冬天十月,楚王桓玄上奏章请求回到封地,却让皇帝亲手写诏书坚决挽留他。他又谎称钱塘的临平湖开通了,江州降下了甘露,让百官聚集道贺,把这些当作自己接受天命的征兆。另外,因为前代都有隐士,他觉得自己所处的时代没有隐士是件羞耻的事,就找到西晋隐士安定人皇甫谧的第六世孙皇甫希之,供给他费用,让他隐居在山林里;接着征召皇甫希之做著作郎,又让他坚决推辞不接受,然后下诏书表彰礼遇他,称他为“高士”。当时的人都称皇甫希之为“充隐”(意思是冒充的隐士)。桓玄还想废除钱币,改用谷物、布帛交易,并且恢复肉刑,各种制度变更层出不穷,他的想法没个定准,改来改去,最终也没实行成。他本性又贪婪鄙陋,要是有人有好的书法、绘画作品以及好的宅院,他必定会通过赌博的方式把这些弄到手;他尤其喜爱珍珠宝玉,从来不离手。
乙卯这天,北魏君主拓跋珪立他的儿子拓跋嗣为齐王,加授相国之位;立拓跋绍为清河王,加授征南大将军;立拓跋熙为阳平王;立拓跋曜为河南王。
丁巳这天,北魏将军伊谓率领两万骑兵袭击高车残余部落袁纥、乌频;十一月庚午这天,把他们打得大败。
朝廷下诏让楚王桓玄使用天子的礼乐,他的妃子成为王后,世子成为太子。丁丑这天,卞范之写好了禅让的诏书,让临川王司马宝逼迫皇帝抄写。司马宝是司马晞的曾孙。庚辰这天,皇帝亲临前殿,派兼太保、领司徒王谧捧着玉玺绶带,把皇位禅让给楚国。壬午这天,皇帝搬出皇宫住在永安宫。癸未这天,把太庙的神主迁到琅邪国,穆章何皇后和琅邪王司马德文都迁居到司徒府。百官到姑孰劝桓玄登基。十二月庚寅初一,桓玄在九井山北修筑祭坛,壬辰这天,登上皇帝位。册文中有很多贬低晋朝皇室的话,有人劝他别这样,桓玄说:“禅让的文告,不过是讲给百姓听的,怎么能欺骗上天呢!”他宣布大赦,改年号为永始。把南康郡的平固县封给退位的皇帝,称平固王;把何皇后降为零陵县君;琅邪王司马德文降为石阳县公;武陵王司马遵降为彭泽县侯。追尊桓温为宣武皇帝,庙号太祖,南康公主为宣皇后,封儿子桓昺为豫章王。任命会稽内史王愉为尚书仆射,王愉的儿子相国左长史王绥为中书令。王绥是桓氏的外甥。戊戌这天,桓玄进入建康皇宫,登上皇帝宝座,可宝座突然塌陷,大臣们都吓得变了脸色。殷仲文说:“这是因为陛下的圣德太深厚,大地都承载不住了。”桓玄听了特别高兴。梁王司马珍之的属臣孔朴护送司马珍之逃到寿阳。司马珍之是司马晞的曾孙。
戊申这天,后燕王熙尊奉后燕主慕容垂的贵嫔段氏为皇太后。段氏是王熙的养母。己酉这天,立苻贵嫔为皇后,宣布大赦。
辛亥这天,桓玄把退位的皇帝迁到寻阳。
后燕任命卫尉悦真为青州刺史,镇守新城;任命光禄大夫卫驹为并州刺史,镇守凡城。
癸丑这天,桓玄把桓温的神主送入太庙。他亲自到听讼观审查囚犯,无论罪行轻重,大多都被赦免释放;有拦着车马乞讨的人,他有时也会体恤施舍。他就是这样喜欢施行小恩小惠。
这一年,北魏君主拓跋珪开始命令有关部门制作官员的冠服,按照官阶品级区分等级。但当时制度刚刚创立,很多都不遵循古代的规制。
元兴三年甲辰年,也就是公元404年。
春天正月,桓玄立他的妻子刘氏为皇后。刘氏是刘乔的曾孙女。桓玄因为他的祖父桓彝以上祖先的名位不够显赫,就不再追尊他们并建立祖庙。散骑常侍徐广说:“尊敬父亲,儿子就会高兴,请按照旧例建立七庙。”桓玄说:“按照礼仪,太祖的牌位面朝东,左边是昭,右边是穆。晋朝建立七庙,宣帝却不能处在正东的位置,有什么值得效仿的!”秘书监卞承之对徐广说:“如果宗庙祭祀真的连祖先都顾及不到,就可以知道楚国的国运不会长久了。”徐广是徐邈的弟弟。
桓玄自从登上帝位后,心里常常不安。二月己丑初一,夜里,涛水涌入石头城,淹死了很多人,喧哗声震天动地。桓玄听到后,害怕地说:“奴才们要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