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 第20章 意大利海军的摇篮(第1页)

第20章 意大利海军的摇篮(第1页)

热那亚湾的秋阳,穿透海军部指挥部巨大的拱窗,在光洁的桃花心木会议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长桌两侧,肃立着撒丁王国海军几乎所有的高级军官——舰长、分舰队司令、资深参谋,以及海军陆战队的巴尔迪上校。空气凝重,带着海盐与权力的气息。亚历山德罗·科斯塔站在主位后的巨幅海图前,深蓝色的海军大臣制服如同凝固的深海,肩章上的将星在阳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期待、或疑虑、或刻板的脸庞。马真塔的硝烟、索尔费里诺的血海、中意大利不流血的归并……撒丁王国的版图在急剧扩张,海军的任务也从近海防御,悄然转向了更广阔的舞台——守护漫长的海岸线,保护日益繁忙的海上贸易,震慑蠢蠢欲动的邻邦(尤其是两西西里),甚至……未来可能的远征。而一支强大的海军,核心在于人,在于拥有新思维、掌握新技术、绝对忠诚的军官团。

“诸位,”亚历山德罗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王国海军的战舰在更新,吨位在增加,射程在延伸。然而,驾驭这些钢铁巨兽的灵魂——你们,以及未来将站在指挥塔、轮机舱、炮位上的军官们,是否己经做好了准备?”

他指向海图上那些代表新式战舰的模型:“‘统一号’证明了什么?证明火力投射距离和精度可以颠覆海战规则。‘海獭级’证明了什么?证明近海突击与火力支援可以无缝衔接。未来的海战不再是风帆时代的撞角接舷,而是蒸汽铁甲的速度、火力、情报、战术与意志的全面较量,是海军体系对抗。”

亚历山德罗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如同解剖刀般剖开旧时代的桎梏:“我们现有的军官培养体系,源自风帆时代。经验传承靠口耳相传,战术思想陈旧僵化,对蒸汽动力、线膛火炮、信号通信、后勤保障的理解支离破碎。这如何驾驭‘统一号’?如何指挥未来的铁甲舰队?如何应对更强大的敌人?”

会场一片寂静,不少资深军官脸色微变,有人下意识地想反驳,却在亚历山德罗那洞悉一切的目光下噤声。

一个酝酿己久的计划,此刻在他心中清晰无比。“诸位,我决定正式成立‘意大利皇家海军军官学院’。它将是意大利海军的摇篮,未来舰长与将军的熔炉。”亚历山德罗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亲自担任首任校长。”思虑良久,亚历山德罗还是决定效仿蒋校长黄埔故事,建设意大利版本黄埔军校。

命令如山,迅速下达。海军部高效运转起来:1。选址与架构:学院选址定在热那亚港区外围一处依山傍海、相对独立且易于警戒的旧海军训练营,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建。亚历山德罗亲自圈定了核心区域:理论教学楼、战术推演沙盘室、武器操作训练场、小型码头及实习舰停泊区、学员营房。他要求设计突出实用与肃穆,摒弃一切华而不实的装饰。

2。灵魂人物:亚历山德罗深知自己无法分身管理具体校务。他亲自签发调令,并以海军大臣的权威和高出普通将军的待遇,将正在巡洋舰队服役、以战术严谨和训练严苛闻名的海军上校卡洛·曼奇尼挖来,担任执行副校长,全权负责日常管理与教学组织。“曼奇尼上校,”亚历山德罗在任命书附函中写道,“我授予你打造海军脊梁的重任。学院的一切,以实战为唯一标准。”

3。师资核心:亚历山德罗签署命令,命令规定:所有海军舰长、陆战队营级以上指挥官,其中包括‘统一号’舰长保罗·费拉里准将、陆战团指挥官乔瓦尼·巴尔迪准将(因威尼斯登陆战己晋升),每年必须轮流至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高级战术研修班”或担任短期客座讲师,分享最新实战经验。他们将是最鲜活、最宝贵的师资力量。

4。课程精髓:亚历山德罗审阅并大幅修改了曼奇尼提交的课程草案,注入他的意志。

海战理论基石:蒸汽轮机原理与维护、新型舰炮(后装线膛炮)弹道学与火力指挥、铁甲舰防御设计、海图测绘与航海天文(结合最新技术)、有线旗语灯光信号通信。

海战战术核心:基于“统一号”实战经验的“远程火力投射与机动战术”、浅水重炮艇与巡逻艇的“近海狼群战术”、海军陆战队“两栖登陆作战全流程”(侦察、抢滩、攻坚、巩固)、舰队协同与后勤保障。

陆战利刃(海军陆战队方向):两栖登陆理论、滩头突击战术、岸基目标引导、舰炮火力协同、敌后侦察与破袭。

意志熔炉:增设“意大利海权与国家战略”必修课,由亚历山德罗本人不定期亲自讲授,灌输“海洋即国运”、“海军即先锋”的理念,强化对统一意大利的忠诚。体能、纪律、荣誉感训练贯穿始终,强度远超普通部队。

教学模式:摒弃单纯课堂灌输,强调沙盘推演、图上作业、实舰(利用改造旧舰和“统一号”轮训)操作、模拟对抗演习。引入“战例复盘”(如“统一号”首战、陆战队威尼斯湾佯动),从实战中学习。

5。生源与未来:首期学员面向现役海军,优先选拔有实战经验、表现优异的大副、枪炮长、轮机长等中层军官,进行为期一年的“军官速成班”,旨在短期内提升现有军官团素质。同时,设立“少年班”,面向王国16-18岁优秀青年(需通过严格文化、体能、忠诚度考核),进行三年制系统培养,为海军储备未来栋梁。

6。设立“荣誉教官团”。挑选几位资历深、保守的老舰长,邀请荣誉教官团定期传授宝贵的航海与舰船管理经验,将传统与新锐融合。安抚海军保守势力,胡萝卜加大棒,权威与怀柔并用。

三个月后,意大利皇家海军军官学院第一期“军官速成班”暨开学典礼。没有奢华的仪式,只有肃杀的海风与猎猎作响的蓝底萨伏依十字海军旗。一百二十名身着崭新学员制服、神情坚毅的军官整齐列队。主席台上,亚历山德罗·科斯塔身着海军上将礼服(新晋军衔),肩章上的将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曼奇尼准将、费拉里准将、巴尔迪上校等教官肃立其后。

亚历山德罗没有冗长的致辞,他的声音透过简易扩音装置,清晰而冷冽地传入每一位学员耳中:“诸位。你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不是镀金的阶梯,而是熔炉,是战场的前哨。你们在这里学到的每一个公式,研究的每一种战术,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将决定未来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的波涛之上,是升起意大利的荣光,还是敌人的旗帜。”

“忘记那些花哨的舞步和无用的礼仪。在这里,只有铁与血的法则,只有对胜利的渴望,只有对舰船、对火炮、对海洋的绝对掌控。”

“费拉里将军会告诉你们,如何在数千米外精准地摧毁敌舰。巴尔迪将军会教会你们,如何在枪林弹雨中把陆战队的旗帜插上敌人的滩头。曼奇尼上校会用最严苛的标准,把你们锤炼成合格的指挥官。”

“而我,”亚历山德罗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全场,“作为你们的校长,要求你们记住唯一的原则:意大利的海军军官,只效忠于意大利的海洋利益,只服务于意大利的统一与强盛。现在,熔炼开始。”

“为了意大利!为了海军!”学员们在教官带领下,爆发出震天的怒吼,声浪压过了拍岸的涛声。操场上,第一期学员在费拉里和巴尔迪的亲自示范下,开始了第一次结合新式舰炮模型的战术推演和登陆障碍穿越训练。汗水、口令、金属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意大利海军的未来将星,在这座面向大海的熔炉中,开始了第一次淬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