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军伟的手指在那本《母猪的产后护理》的封面上轻轻敲击着,内心的震动久久未能平复。
他纵横畜牧行业大半生,从未见过如此系统、超前又极具操作性的资料。
“小陈同志,”
欧阳军伟的声音比刚才缓和了许多。“这本书确实很有价值。”
“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方法,闻所未闻,却又言之成理,数据支撑也很扎实”
陈野心中暗喜,知道这本书成功引起了对方的兴趣。
他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说道:“欧阳老先生,这些好东西,只有到了您这样的专家手里,它们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我那个场子,就是您最好的试验田和大展拳脚的舞台。”
欧阳军伟端着已经微凉的茶杯,目光再次落回那本书上。
内心天人交战。
说不动心是假的,任何一个真正热爱技术的人,看到如此前沿的资料,都会产生强烈的实践欲望。
而且陈野表现出的尊重和放权态度,也让他感到舒适。
但他年纪大了,又空闲了两年,也确实有了些惰性,也拉不下被省城大厂“气”走后又被一个小年轻请出去的脸面。
就在气氛陷入一种微妙的僵持,陈野斟酌着是否要再添一把火时,院子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一个穿着呢子外套、围着格子围巾,打扮明显比时下普通人更讲究些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看起来约莫三十出头年纪,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眼神明亮中带着几分跳脱和精明。
“爸,我过来看看您这儿还有没有事要做”
他话说到一半,才注意到屋里还有客人,顿时收住了话音,好奇地打量了一下陈野。
“哟,有客人在啊?”
欧阳军伟抬了抬眼,介绍道:“恩,清河县里来的小陈同志,找我谈点事情。”
他又对陈野说,“这是我那小儿子,欧阳天明。”
陈野立刻站起身,礼貌地打招呼:“欧阳同志,您好。”
欧阳天明笑着点头回应,目光扫过父亲桌上那本打开的精装书和图纸。
他一边脱下外套挂起来,一边很自然地走到桌边,顺手就拿起了那本《母猪的产后护理》。
“这是什么?母猪的产后护理?”
“这名字还真是随意”
他顺手翻看了几页问道。
“爸,您什么时候又研究起这个了,你不是都不管这些事情了吗?”
“放下!毛手毛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