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起身,朝会正式开始。
几件无关痛痒的政务奏报之后,萧羽动了。
他迈出一步,走到大殿中央,冕旒轻晃,声音清朗而又沉稳。
“启禀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李渊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透着几分复杂,却还是点了点头:“准奏。”
“谢父皇。”
萧羽微微躬身,随即直起腰板,目光扫过全场。
“自天下初定,儿臣便日夜思虑,如何才能使我大唐江山,万世永固,百姓安居乐业。”
“儿臣以为,前朝之弊,在于分封。诸侯坐大,尾大不掉,终成祸乱之源。”
“欲强国,必先集权!欲安民,必先削藩!”
“故,儿臣斗胆,提议废黜旧制,于天下,推行郡县之法!”
他的声音,字字铿锵,如金石落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内。
此言一出,不少世家出身的官员,脸色微微一变。
但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寒门出身的官员和武将,眼中却迸发出了炙热的光芒。
“儿臣已与中书省、尚书省诸位大人,连续五日,不眠不休,共同议定《郡县制推行法》草案,今日,特呈于父皇御览!”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厚厚的奏折,由内侍呈了上去。
“五日?”
龙椅之上,李渊的眼中,闪过一抹真切的惊讶。
推行郡县制,这是何等浩大,何等繁杂的工程。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本以为,光是商议出一个大概的框架,没有三五个月,绝无可能。
可萧羽,竟然只用了五天,就拿出了一套完整的法案?
他压下心中的震惊,带着一丝欣喜和期待,沉声道:“念!”
“诺!”
一旁侍立的寺人总管,连忙接过奏折,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独特的嗓音,高声宣读起来。
“《大唐郡县制推行法》,其一,划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守、县令之职,皆由吏部考核,朝廷任命,三年一换,不得连任,不得于原籍任职……”
“其二,郡设郡尉,掌一郡兵马,与郡守互不统属,直接对兵部负责。兵权、政权、财权三分,互相制衡……”
“其三,清丈天下田亩,核定人口,税分两种,丁税、田税。税率全国统一,由户部直辖之税务司征收,绕过地方,直入国库……”
“其四,废除世家荫官特权,凡为官者,无论出身,皆需通过科举考试……”
“其五……”
寺人一条一条地念下去。
整个太极殿,从最初的窃窃私语,慢慢变得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份国策的内容,震惊得无以复加。
太周密了!
太高明了!
太……狠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