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带来的巨大成功,将江屿推上了港岛影坛的风口浪尖。
庆功宴的香槟酒沫尚未完全消散,各路片商和投资人的邀约便如同雪片般飞来,电话几乎被打爆。
嘉禾的邹先生亲自设宴,勇盛的向先生也多次表达合作意向,甚至一些台湾、东南亚的资本也闻风而动。
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优厚,核心诉求却高度一致,尽快启动《无间道2》,趁热打铁,再创票房神话。
然而,江屿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江屿没有答应任何人,而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约了《无间道》的美术指导李维,在江屿新购置的、视野开阔的半山公寓里喝茶。
“李sir,最近点啊?忙紧乜嘢?”江屿娴熟地冲泡着功夫茶,气定神闲。
李维接过小巧的茶杯,啜饮一口,笑道:“托江导你的福,《无间道》之后,找我的人都多了好多。
不过,都在等你下一步动静呢。怎么样,是不是准备开《无间道2》?好多人都看着呢。”
江屿摇摇头,目光投向窗外维多利亚港的景色:“《无间道》的故事,暂时讲到这里己经很圆满。强行续下去,只会消费它的口碑。我想拍点不一样的东西。”
“哦?”李维来了兴趣,“有什么好构思?”
江屿没有首接回答,而是从书房拿出了一份厚厚的剧本,封面上只有两个苍劲有力的毛笔字:《枪火》。
“这是我最近写的一个故事。和《无间道》的复杂叙事和心理挣扎不同,我想做一个极简主义的尝试。
讲五个互不相识的江湖高手,临时被召集去保护一个被追杀的大佬。
重点不是情节有多曲折,而是他们之间怎么样通过极其有限的对话和动作,建立起一种男人之间的默契和张力,还有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静态紧张感。”
李维迅速翻阅着剧本。
很快被其独特的风格吸引。台词精炼至极,大量依赖环境音、角色眼神和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
场景相对集中(多是封闭空间),情节推动靠的是内在的情绪积累和突如其来的外部危机爆发。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场发生在商场中庭的想象中的枪战戏,剧本提示要求用极其克制的镜头和精准的走位来营造一触即发的窒息感。
“妙啊!”李维猛地一拍大腿,他是专业人士,一眼就看出这个剧本的独特价值和拍摄难度,“江导,你这个本子,很偏锋!和市面上所有的黑帮片都不同。
没有宏大场面,没有喋喋不休的对白,全靠气氛和细节撑住。
这种戏,对导演的调度功力、对演员的表现力、对美术和音乐的要求,都高到极点!拍得好,就是神作;拍得不好,就会闷到观众睡着。”
“所以我需要最强的团队。”江屿看着李维,眼神坚定,“李sir,美术方面,我第一个想起你。这部戏的空间就是另一个主角。
大佬的办公室、临时的安全屋、最后对决的商场…每一个场景的质感、光线、陈设,都要讲故事,都要散发出一种冰冷、疏离又暗藏杀机的气息。你做得到吗?
李维感到一股久违的创作激情涌上心头。
这种极具作者风格和挑战性的项目,正是他这类技术派艺术家所渴望的。“没问题!江导,交给我!我保证每一个场景都经得起特写镜头的考验,都有它独特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