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影视:从玫瑰的故事开始 > 第18章 金像奖(第1页)

第18章 金像奖(第1页)

江屿大量使用长镜头和固定镜头,刻意避免快速剪辑,让情绪在时间的流逝中自然积累、爆发。

声音设计成了重中之重。

江屿要求声音师剥离掉大部分不必要的环境音效,突出关键性的声音:皮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的清脆回响、衣服摩擦的窸窣声、拉开手枪套筒的金属撞击声、甚至角色沉重的呼吸声。

在这些近乎白噪音的铺垫下,突然响起的枪声才会具有炸裂般的震撼效果。

李维也参与了声音讨论,从环境空间感的角度提出建议:“办公室的回音应该要比安全屋大,凸显那种空旷和冰冷。”

配乐方面,江屿没有选择传统的管弦乐或激烈的电子乐。

而是找来了一位实验音乐家,创作了一段极其简约、低沉、充满氛围感的电子乐主题,只在几个关键节点淡淡地铺陈,绝不煽情,反而更添宿命感。

当粗剪版加上临时音效和配乐首次在小放映室里播放时,在场的嘉禾高层和主创等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电影节奏缓慢,对话稀少,但那种弥漫全程的紧张感和五个角色之间形成的强大气场,却牢牢抓住了每一个人。

放映结束,室内一片寂静,半晌才响起掌声。

“好…好特别。”邹生沉吟道,“但我有点担心,普通观众会不会觉得太闷?”

质疑声同样来自外部。

当《枪火》的第一版预告片发布时,市场一片哗然。预告片里没有激烈的枪战,没有火爆的场面,甚至没有几句完整的对白。

只有几个男人静止或缓慢移动的画面、特写眼神、空旷环境的回响,以及几声突兀的枪声。

配上字幕和那段氛围音乐,风格极其突出,却也让人摸不着头脑。

“江屿江郎才尽?《无间道》后新作故弄玄虚?”一些小报开始打出耸人听闻的标题。

“睇看不懂!完全不知道讲什么!是艺术片吗?”网络论坛上开始出现负面猜测。

“脱离群众!看他这次怎么收场!”业内的某些竞争对手也抱着看笑话的心态。

当然,也有资深影评人保持了谨慎的乐观,在专栏里写道:“江屿似乎在进行一次大胆的作者表达尝试。

从预告片看,视觉和听觉语言都极富控制力。是一次豪赌,但如果成功,可能会为港片打开一扇新的门。”

面对质疑,江屿没有多做解释。

只是要求宣传团队紧扣“极致男人戏”、“静态张力”、“全新黑帮体验”这几个点进行宣传,并将预告片投放于一些品味相对小众但格调较高的媒体渠道。

上映日期日益临近。

《枪火》就像一颗包裹着外壳的炸弹,静静地躺在那里,无人能预知它引爆后,带来的将是死寂的失败,还是一场颠覆性的轰动。

巨大的悬念己经形成,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江屿身上。

江屿能否再次证明自己?《枪火》这把沉默的枪,能否击穿市场的偏见和观众的固有期待?

答案,唯有等到上映之日才能揭晓。

就在《枪火》顶着巨大争议上映的之前,港岛电影金像奖的提名名单公布了。

这一年的金像奖,无疑属于《无间道》。

提名名单上,《无间道》以横扫之势获得了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江屿)、最佳编剧(江屿)、最佳男主角(华仔、伟仔双双入围)、最佳男配角(曾致伟)、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美术指导(李维)、最佳原创电影音乐等在内的十五项提名!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奖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