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40章 平安州程风遭刺客 榆林城初见李定国(第4页)

第140章 平安州程风遭刺客 榆林城初见李定国(第4页)

听说这位公子爷天亮就走,哪敢多言一句挽留。“公子爷放心,小人知道了,明早衙门一放衙,小老儿就去报案。”

大少挥挥手:“那好,麻烦掌柜的了,你先下去吧,我要休息了。”

掌柜忐忑不安的走了。月儿几名姐妹们也不敢再让大少一个人在房间里睡觉了。

女孩们把月儿房间里的那张大床往房间中间拉了拉,七个女孩就围着这张大床打起了地铺,把大少结结实实的围在了中间。

“娘的,这算怎么回事,出门旅个游还能遇到刺杀,这真是见了鬼了。”

从来没有遭遇过刺杀的程大少,这回是心有余悸,也不敢掉以轻心。

看着眼面前的这幅场景,虽然觉得有些夸张,但还是默认了。

天刚放亮,吴钟递给程风审讯的结果,大少看着上面交代的后台,心里无比的苦闷。

“惠世扬?这老家伙,我没得罪他啊,一个言官,本质上弹劾的都是官员才对,我跟他又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又不吃他家大米。

我一不杀人二不放火的,也不可能欠他家人命,他吃饱了撑的,搞我个小老百姓干撒?”

在看杀自己的动机,那刺客也不知道,上面只是说把他杀了是为民除害,他们是家养的刺客,也不会管对方到底做了什么祸国殃民的事,只知道主人让自己杀谁自己就去杀谁就对了。

大少很苦闷。他纵然是聪明绝顶,也想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更何况他并不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

纵然他想爆八百个脑袋,也想不出来别人搞他的原因,只是因为怕他到陕西游玩,看到了陕西的情况给上面通风报信。

这样的理由,但凡一个正常的人,都不可能想得到。

城门打开的时间快要到了,大少给掌柜的多结算了十两银子,补偿在昨晚的打斗中损坏的家具。

掌柜的很想阻止这个公子爷离开自己的马店,看着那一百多号护卫又不敢阻拦。

只能在大少旁边问了一句:“公子爷,要是官府找小人的麻烦怎么办?”

“他要是知道我是谁,他不会找你麻烦。他要是不知道我是谁,那你就告诉他,这案子的原告是御赐大明游玩使程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让他派人到北京清心小筑找我。

如果他依旧不依不饶,你就派人到北京清心小筑去找我,也可以到南京兵部尚书府去找我。”

这么大的来头,马店掌柜哪里还敢再多说一句话。

在掌柜那可怜巴巴的眼神中,大少带着人马首奔西门。

城门一开,队伍就出了城,这一回大少不敢掉以轻心了,队伍离城不到五里,所有的护卫都把背上的枪衣给退了下来,把左轮长枪转了个方向,枪口朝下背着。

这种背枪法的好处是,发现敌情能够快速出枪。坏处是枪口朝下,万一在行军的路上走火,容易伤到自己人。

现在的第一要务是防止路上突然发生袭击,担心走火的问题暂时过不得了。

队伍沿桃河古道奔向太原,过了寿阳,来到一岔路口,这里有两条路,一条向右去太原,一条向左去晋中。

大少看着两条道沉思,想着那些埋伏自己的家伙,肯定会以为自己会到太原去,毕竟到了山西,不去太原游玩,说不过去。

大少想了想:“走左边这条道,咱们不去太原了,去晋中。”

大少这一改道,没有进太原,把对方搞了个措手不及,在太原城里的设计全部成了摆设。

大少一路平安的走到了平遥。大少站在平遥城外,看着那精致小巧却又城墙高大的平遥县城,想了想还是没进城,首接转道走汾阳,过吕梁山,奔吕梁去了。

这一下,原计划从太原到西安的那十八般计谋,三十六套陷阱就平遥这地方一个交汇点,竟然都被避开,所有的布置全都用不上了。

杀手们现在也搞不明白,程大少爷到底是要去哪里?

过吕梁山虽然土匪很多,大少一行人没有马车货物,一队人马全是轻骑,一百多号人的骑兵,一般的土匪哪里敢惹?

加上并没有携带什么货物,看上去就没有打劫的价值,打劫风险还大。小土匪不敢打劫,大土匪觉得没有价值也不愿意打劫。

大少就这样阴错阳差的平安通过了吕梁山。过吕梁走吴堡进入陕西,还没到绥德,那干旱带来的悲风苦雨便扑面而来。

大少觉得陕西这个地方早就不适合人居住,开发了五千多年,早就把地力消耗净了。

再加上烧柴的缘故,又把个好好的山岭砍的光秃秃的啥也没有,一眼看去,数百里目及之处,荒凉一片,这样的地方不闹干旱,哪里才会闹干旱。

我早觉得这地方就应该把人口全都迁出去,只留下少部分的人在这里植树造林,让这里休息个几十上百年才有可能恢复原来的生机。

越往西走,路上逃荒的人越多,把大少看得心那个痛啊。这么多老百姓全被饿死太可惜了,要是全移民到海外去,那得占多大的地盘。

从吕梁到绥德,一路上的人间惨剧,让大少实在是看不下去,他有些心急如焚,原本计划按照原历史走向,一步步推进下去的方案有了动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