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40章 平安州程风遭刺客 榆林城初见李定国(第5页)

第140章 平安州程风遭刺客 榆林城初见李定国(第5页)

程风现在的心很矛盾,他不知道如果推翻了原来的历史走向,那自己先知先觉的本事就会丧失。

没有了原来的历史做参照,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把这个天下事理清楚,大少自己心里没有底,说白了就是对自己真实的能力没信心。

陕西的流民全部己转移到海外去,路途遥远,难度也很大。没有朝廷的支持,大少没有特别大的信心。

所以大少现在最想的,还是抓紧时间出关,到长城外的河套去看看那里的情况。

长城之外的地区就是黄河几字形中间那一片土地,大明丢失了上百年,成了蒙古人的游牧之地。

一百多年来,那里早变成了马匪的天堂,百姓的禁地,原本肥沃的土地变成了茫茫大草原。

大少现在就是想去看看那里的实际情况,不是也如陕西一样干旱无雨。

只要那地方能种红薯土豆,大少就能让陕西的百姓有机会活下去。

大少在没有心思东张西望看风景,一路上快马加鞭,终于在三月二十五日到达榆林。

榆林环球商行,刘大贵在这里己经两年,因为平时比较大方,经常请各地官府的官员下馆子吃饭,和当地的官府都混得挺熟。

为了找到少爷寻找的那几个小孩,刘大贵在延安和榆林米脂三县开了杂货铺子,招聘了几百个货郎下乡打听消息。

两年来收容的孤儿也有一千多人,招收了二百多名学徒。两年来,少爷要求找的叫那三个名字的小孩是找到了。

名字倒是没错,年龄也对得上,但具体是不是大少爷要的人就不得而知,要让这三个小孩顺利的成为学徒,刘大贵可是花了些本钱的。

刘大贵是准备把这一千多孤儿送到山东去的,可路途实在太远,自己人手也不足。有办法保护这么多的孩子成行。

为了安顿好这一千多小孩,刘大贵在延安,榆林,米脂三地开了三家学童私塾,请了十几位童生做夫子,教授这些小孩学认字,学算术,学打算盘,妥妥的就是一个掌柜培训基地。

因为这么多的小孩,加上刘大贵在陕西开的铺子,卖的东西都不是那种暴利产品,所以这两年来所得到的收入也是入不敷出。

货物连本带利的送过来,就从来没有得到本金回去过,两年多来亏了三万多两银子。

今天,刘大贵在曹金虎的陪同下,带着李如靖,刘文秀,艾云枝三个小孩在榆林城南门接到了自家少爷。

之所以带着三个小孩来,主要是想在第一时间让少爷确认一下是不是这三个人,如果不是还得继续找。

榆林城门外,刘大贵看着翻身下马的程风,眼泪汪汪的。

两年没见,原来那个小少爷己经长了老高,成了一个妥妥的小少年了。

刘大贵含泪来到程风面前,单膝跪下:“刘大贵拜见少爷。”

“大贵哥,你这是怎么了?两年不见竟然要行此大礼,除非忘了家里的规矩?”程风忙上前一步,扶起刘大贵。

刘大贵起身,笑道:“两年没见着少爷,心里有些激动,忘了分寸,少爷莫要见怪。”

程风哈哈一笑:“不怪不怪,见着大贵哥,我也挺激动的。”

曹金虎上前一步,立正行礼:“公子好,曹金虎见过公子。”

程风回礼:“金虎哥好,你们携带那么多的物资一路可还顺利?”

“托公子福,我们人多,只是在进入吕梁山的时候和一股土匪打了一仗。之后再没有人敢打主意,一路还算平安。”

“你们和土匪打架了?我们的人可有伤亡?”

曹金虎笑道:“也就随便打了一仗,对方有六七百号人,只一个照面就被我们打死打伤几十号人。

他们一看打不过,全都跑了,我们因为带的有货物,没敢往前追。护卫队只有几个人受了点轻伤,无大碍。”

“那就好,那就好。”程风正想伸手拍拍曹金虎的肩,却发现他身后还跟着三个小孩:“这三个小孩是?”

刘大贵忙说:“少爷,我给你介绍一下。”

“如靖,你们三个过来拜见少爷。”

后面的三个小孩,齐齐走上前来对着程风拱手鞠躬:“弟子李如靖,刘文秀,艾云枝见过东家。”

程风一喜:“三位免礼,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三个小孩齐齐抬头,动作竟然很整齐。

大少知道,这三个小孩里,李如靖和自己是同年,只是不知道哪一个大月份而己。

刘文秀要小一岁,艾云枝更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