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在太古城一期完美收官后无缝衔接,迅速推出新盘预售,这是快速回笼庞大前期投入的关键一步。
穿过鱼涌,继续向东便是箕湾。
这片区域的发展,离不开1904年便已开通的香港电车,它將箕湾与港岛核心紧密相连,
几十年的积淀,让这里形成了浓厚的工业底色,沿途可见不少略显陈旧的工厂大厦林立,机器轰鸣声隱约可闻。
正是这些工厂,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在此就业、生活。
然而,工业区的繁荣也带来了显著的副作用:狭窄的道路上,货车、巴士、电车、私家车交织混杂,交通堵塞成了家常便饭。
短短十几公里的路程,车队竞在走走停停中耗费了近一个小时,才最终抵达位於箕湾工业区腹地的7-11中央厨房及仓储中心陈耀豪此行的核心目的,是实地检验关乎便利店命脉的食品安全体系。
同时,这也是一种姿態。他要让所有员工,特別是中央厨房和仓储的一线人员,深切感受到大老板对“舌尖上的安全”是何等重视,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庞志鸿和中央厨房负责人的引导下,陈耀豪开始了细致的巡查。
他首先聚焦於厨房的卫生状况,这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病从口入”的道理他深语於心。
他仔细查看了操作台、灶具、地面的清洁程度,甚至打开冰柜查看內部卫生。
厨房整体窗明几净,光可鑑人,空气中瀰漫著消毒水的气味。
不知是日常保持的结果,还是为了迎接检查而进行的突击大扫除。
陈耀豪没有点破,只是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角落。
接著,他重点检查了食材存放区。冷藏库、冷冻库的温度是否达標?生鲜蔬果的储存条件如何?
他拿起一盒待处理的肉类,仔细查看色泽和包装日期。
“嗯,整体还算规范。”陈耀豪微微点头表示初步满意,但隨即严肃地强调:“庞经理,李主厨,食材存放,尤其是生熟分开,是铁律!
必须严格执行分区、分架、分容器存放。更要建立严格的定期巡检和食材新鲜度评估制度。
一旦发现任何食材有异味、变色、变质跡象,特別是肉类、海鲜等高危品类,必须立即废弃!
绝不能有丝毫侥倖心理。
成本增加是小事,品牌信誉和顾客健康一旦受损,是多少钱都挽回不了的。明白吗?”
“明白!陈生,我们一定严格执行!”庞志鸿和厨房负责人李主厨连忙郑重应诺,额角微微见汗。
离开中央厨房,一行人又来到紧邻的现代化仓储中心。
这里货架高耸,品类繁多,是维繫整个便利店网络的补给心臟。
陈耀豪穿梭在整齐的货架间,不时拿起商品查看生產日期和储存状態。
“仓储管理是保障商品新鲜的最后一道关卡。”他停下脚步,对隨行的仓储主管指示道:
“务必严格遵守『先进先出”原则!入库和出库记录要清晰可查,系统要能准確追踪批次。
防鼠、防虫、防潮、防霉变的工作要常抓不懈!通风、温湿度监控必须到位。
我重申一遍:绝对、绝对不能让任何过期或存在质量隱患的商品,流到任何一家门店的货架上!这是红线!”
正当陈耀豪结束考察,一行人步出仓储中心大门时,一位身著得体西装、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主动迎了上来,笑容和煦地向庞志鸿打招呼:“庞生,你好!”
庞志鸿显然认识来人,立刻侧身向陈耀豪引荐:“陈生,这位是郭氏兄弟公司在香江的负责人,郭邦彦先生。郭生,这位就是我们集团的陈耀豪先生。”
“陈生,久仰大名!幸会幸会!”郭邦彦热情地伸出手,姿態谦恭又不失气度,笑道:“我是郭邦彦。”
“郭生,你好。”陈耀豪与他握手,目光中带著一丝瞭然与试探。
他想起上午与庞志鸿的谈话,心中一动,带著几分確认的语气问道:“郭先生,恕我冒味,郭鹤年先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