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星起摇头,拭去额前汗水,“不用了,王爷。”
周珣仍是唤人去多开了几扇窗,凉风轻拂,云星起好受不少,心下觉着和王爷是能谈的。
周珣拍拍他肩膀,力道不大,语气温和:“既然找到你了,天下你也看过了,接下来跟本王走吧。”
云星起离开后,他在长安四处设卡抓人,颁布全国追捕令,几乎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那时,他打算去垂野镇守株待兔,小鸟飞出笼,会贪图玩乐在外多游览几许,但终究会回到自己的巢中。
然而,一件宫中失窃案打乱了他的计划,有人当着文武百官与后宫妃嫔的面,偷走了一枚传说能起死回生疗治百病的宝贝。
当时他在场,站在皇帝后面一步远,看得清清楚楚,一枚白白净净的圆形石头,满宫烛火映衬得似有微光流转。
在他看来,和一块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甚至比不上进贡的珍珠好看。
起死回生疗治百病不知是不是无中生有。
没等去检验珠子是否有此等奇效,有一阵狂风袭来,竟将宫内灯烛悉数吹灭,周遭顿时乱作一团。
有身穿护甲的侍卫手提灯笼从门外赶来,皇帝站在他前方无声无息,他似乎看见有一黑影闪现于眼前,倏地消失了。
待有人点亮烛火,安安稳稳放在锦盒内的宝珠不见了。
对于点萤石,周珣认为皇帝不是多在意,他正值壮年,远没到需要靠邪门歪道来延续生命治愈顽疾的年纪。
不在意,不代表可以接受在宴席上有人当着他的面偷走一件进贡宝物,无疑是对皇权的一次公然挑衅。
追查点萤石的任务,明显比寻找一个皇帝尚不知情失踪的画师要紧迫得多。
周珣奉命追查,朝中相关人士拟了一份轻功了得江湖人士的名单,为加快效率,朝廷与武林盟合作,能传召来朝廷的尽量传召,召不来的,上全国追捕令。
名单中的江湖人士无愧是轻功了得的一众高手,没一个是能传召来的,每一个都要王爷下令去抓。
数月间陆陆续续抓了一些人,有些人本身有命案在身,审问后干脆一举打入大狱,有些身家清白,完全不知情,直接放走。
他忙着抓人,一时倒是把侯观容给抛在脑后,虽然在同步追捕,但没有消息传来。
前不久,他在驿站接到皇兄传信,命他暂缓追查,先行赶赴泰山,为秋狩东巡之后的祈福仪式做准备。
他本欲前往附近行宫暂且休整一两天,随后接着满江湖抓人。
现下得了信,那不急着抓人了。
恰好路过垂野镇,念着临近中秋,心念一动,乔装入镇,感受一下民间节庆,放松放松。
没想到,他在垂野镇二楼茶肆喝茶时,透过竹帘,意外看见了云星起。
云星起走在一群男女老少中间,笑得开心,月色与烛火交相辉映落在他脸上,衬托得整个人愈加生动明亮,像一块被溪水洗去尘埃熠熠生辉的白玉。
最让周珣目不转晴注视着的,是他身上迸发出的蓬勃生机,是之前在长安,鲜少见到的。
当晚,他命人摸清云星起在翠山的住处,给人下了迷药,将人绑走带到行宫中。
此刻,被他捉回来的小鸟,用混杂害怕与戒备的眼神看着他。
周珣面部轮廓干净利落,鼻梁高挺,他惯常微笑,唇尾自然上扬,总体给人一种温和雅致感。
然而,真正熟悉他的人,多会看向他的眼睛,深褐眼眸,眼尾微微上挑,本该是多情温柔,却沉淀着让人辨不清虚实的深邃。
云星起以前对他多有亲近之意,多亏了这张具有迷惑性的脸。
他平静地与云星起对视,云星起突然感到一种熟悉的窒息感。
他不想再回长安,接着做奉旨作画的宫廷画师,长安不属于他,他不属于长安,他想在山林草野间游荡,去欣赏更多山川河流、城镇街市。
他想和师父一样,有一个固定归处,时时在天下逍遥。
“为什么?”脑子比嘴快,云星起脱口而出。
问出来后,他顿时心下后悔,可王爷一说跟他走,他下意识忍不住要反抗。
他不再是十六岁初下山的少年,不小心摔在陌生人怀中,为了赔礼道歉,无知无觉跟随人去往长安,一待三年之久。
人们常说,能在天子脚下拥有一席之地,才是不负此生。
可是人人艳羡的功名利禄,于他而言,何尝不是一副沉重枷锁。
即使他逃出长安,抛下一切,不过是变成刚下翠山时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