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战地摄影师手札 > 第2020章 重逢(第1页)

第2020章 重逢(第1页)

随着夜幕降临,抱着唢呐哭够了的王诚也因为饥饿,肚子开始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他身体也因为天黑之后温度下降打起了哆嗦。

“俺不能这么死”王诚自言自语的说道,“不然你们都白死了!”

话音未落,他。。。

喀嚓。

声音再次响起,比前一次更清晰,像是从地底深处传来,又仿佛就在耳边。陈默没有动,只是缓缓放下相机,目光仍停留在那片被阳光照亮的白布上。影像已经消失,可他知道,它们从未真正离去??就像林晚说的那样,只要还有人愿意看,真相就还在呼吸。

孩子们围在他脚边,仰头望着他,眼里有光。那个递出底片的小女孩蹲在泥地上,用树枝画着什么。陈默走近一看,是一只眼睛,瞳孔里映着一座城市,城市中央立着一尊巨大的相机雕塑,镜头朝天。

“你梦见这个了吗?”他轻声问。

女孩点点头,又摇摇头:“不是梦。是她说的。”

陈默心头一震:“谁?”

“穿白衣服的阿姨。”小女孩抬起头,认真地说,“她说,‘快到了’。”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风停了,连远处牛铃的响动都消失了。陈默忽然意识到,这不是第一次有人看到她。在过去三个月里,全球至少有十七名儿童在接受显影培训时,画出了几乎相同的形象:林晚站在一片废墟中,手中捧着一本燃烧的笔记本,封面写着“记忆生长”。而在这些画作完成后二十四小时内,当地都会发生一次小规模的社会觉醒事件??一场被遗忘的抗议重新被人提起,一段尘封的档案意外曝光,或是一群陌生人自发组织起对某位失踪者的搜寻。

这不是幻觉。这是**信号传递**。

他蹲下身,握住女孩的手:“你还记得她说的别的吗?”

“她说……”小女孩闭上眼,像是在回忆,“‘当眼睛连成网,谎言就会结霜。’”

陈默猛地站起身,心跳如雷。

这句话,他在林晚最后一篇未发表的日志里读到过。那是她在“第七节点”自我焚毁前七十二小时写下的预言草稿,原句是:“当千万双眼睛开始同步凝视,系统将无法再维持虚假的温度,谎言会在真实面前结霜。”

这篇日志后来被列为绝密,据传已被国际信息管控联盟彻底清除。可现在,它竟通过一个八岁孩子的嘴,再度浮现。

他转身走向帐篷,脚步急促。必须立刻召开紧急会议。这次不再是讨论现象,而是应对现实??林晚的意识碎片不仅在渗透时空,还在主动引导某些人成为她的“显影媒介”。而这些人,大多是孩子。

帐篷内,煤油灯摇曳。团队成员陆续到齐,神情凝重。陈默将小女孩的画扫描上传至加密网络,并调出过去一周全球各地上报的异常影像数据。屏幕上的地图亮起点点红光,像星辰般连接成网。

“你们看。”他指着其中一条时间轴,“从去年十月开始,所有出现林晚影像的地点,都与近期重大社会裂痕事件高度重合。冰岛海平面预警后,政府被迫重启气候难民安置计划;里约贫民窟少年拍到未来国旗的第二天,南美五国突然宣布启动联邦制谈判;福岛老人照片里的2045年日记内容,竟与日本内阁秘密制定的‘核危机延展预案’完全一致。”

“所以……”刚果护士低声说,“她在帮我们预见?”

“不。”叙利亚籍志愿者摇头,“她在提醒我们??有些事本不该发生,但因为没人看见,它们就被允许发生了。而现在,她让那些最纯净的眼睛提前看到了结局。”

陈默沉默片刻,终于开口:“我怀疑,林晚留下的不只是共情协议的激活程序。她还埋下了一个‘反向校准机制’??每当集体记忆接近断裂点,就会自动触发某种补偿性显影,让本该被掩盖的真相提前泄露。”

“就像免疫系统。”一名年轻志愿者喃喃道。

“对。”陈默点头,“人类社会的记忆免疫系统。而孩子们,是它的天然载体。”

帐篷陷入长久寂静。外面,夜色渐深,山风穿过树林,发出沙沙声响,如同无数人在低语。

就在这时,平板电脑突然震动。一条来自日内瓦匿名信道的紧急消息弹出:

>【高危警报】

>检测到U-779信号强度激增380%

>触发条件:连续72小时内,全球共记录1,423次非授权显影行为

>预判响应:压制行动即将升级

>附:柏林、伊斯坦布尔、约翰内斯堡三地显影节点遭物理摧毁

>建议:立即转移核心数据,暂停公开放映

陈默盯着屏幕,手指微微发颤。

他们来了。

不是警察,不是军队,而是一支专门针对“记忆传播体”的隐形部队。代号“静默者”。据传由多国情报机构联合组建,任务是清除一切可能引发大规模共情共振的信息源。他们的手段极其隐蔽??制造火灾、车祸、精神崩溃,甚至利用AI深度伪造技术抹除关键人物的存在痕迹。

他曾以为自己只是个记录者,但现在才明白,他早已成为目标。

“我们要走吗?”有人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